动态图形信息传达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(1)概念的阐述 | 第9-10页 |
| (2)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0页 |
| (3)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·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| 第11-13页 |
| (1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(2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动态图形的信息传达特性 | 第13-25页 |
| ·动态图形信息传达视觉认知的特性 | 第13-15页 |
| ·速度 | 第14-15页 |
| ·延时 | 第15页 |
| ·动态图形信息传达思维认知的特性 | 第15-18页 |
| ·心理感知的特性 | 第15-16页 |
| ·思维的有序性 | 第16-17页 |
| ·思维的集中性 | 第17-18页 |
| ·动态图形信息传达技术特性 | 第18-25页 |
| ·技术的复杂性 | 第18-21页 |
| ·技术的优越性 | 第21-24页 |
| ·技术支撑的多元化特性 | 第24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页 |
| 第3章 动态图形的信息传达表现形式 | 第25-33页 |
| ·视觉感受中动态图形信息传达的表现形式 | 第25-31页 |
| ·动态图形与图像信息的传达 | 第25-27页 |
| ·动态图形与文字信息的叙事 | 第27-29页 |
| ·动态图形与声音信息的表现 | 第29-31页 |
| ·动态图形信息传达与传统平面图形信息传达的区别 | 第31-33页 |
| ·信息传达的准确高效性 | 第31-32页 |
| ·受众感知的记忆持久性 | 第32页 |
| ·互动体验的情感通融性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页 |
| 第4章 动态图形信息传达的时代性分析 | 第33-39页 |
| ·动态与静态视觉语言中图形信息表达的差异 | 第33-38页 |
| ·视觉焦点的不同 | 第33-35页 |
| (1)信息认知的焦点转移 | 第33-34页 |
| (2)视觉层次的层层递进 | 第34-35页 |
| ·动态感知的差异 | 第35-37页 |
| (1)情感的深度体验 | 第35页 |
| (2)形式上的多元转化 | 第35-37页 |
| ·表达形式的转变 | 第37-38页 |
| (1)表现形式的媒介转化 | 第37页 |
| (2)审美意识的多样形态 | 第37-38页 |
| ·时代背景下视觉表现形式的融汇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39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发表学术论文 | 第45页 |
| 获奖情况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