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

水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人工繁育探索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1 水蕨利用的现状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·水蕨是植物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第12页
   ·水蕨的经济价值第12-13页
 2 水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·水蕨的生长影响因素第13-14页
   ·水蕨群落的伴生植物多样性第14-15页
   ·水蕨及其伴生植物相对数量的测定第15页
   ·水蕨的生长发育过程第15-17页
 3 蕨类植物的人工繁殖研究进展第17-23页
   ·孢子繁殖第17-18页
   ·分株繁殖第18-19页
   ·离体培养第19-23页
     ·离体培养的几种途径第19页
     ·离体培养外植体的取材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·水蕨离体培养的的影响因素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植株移栽第21-23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23-26页
 1 实验材料第23页
 2 实验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·水蕨的生境和种群特征调查第23页
   ·土壤 pH 值测定第23页
   ·水蕨的生长习性观察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自然繁育的生长周期第23页
     ·独立植株的生长周期第23页
     ·水蕨的生长发育过程第23-24页
   ·人工繁育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孢子繁殖第24页
     ·分株繁殖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离体培养第25-26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26-41页
 1 水蕨的生物学特性第26-34页
   ·形态特征第26页
   ·生境及种群基本特征第26页
   ·伴生植物情况第26-28页
   ·生长周期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自然繁育生长周期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独立植株生长周期第29-30页
   ·水蕨的配子体发育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丝状体第30页
     ·片状体第30页
     ·心形原叶体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性器官第31页
   ·水蕨的孢子体发育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幼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根系第32页
     ·营养叶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孢子叶第33-34页
 2 水蕨的人工繁育第34-41页
   ·孢子繁殖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四种土壤的 pH 值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若干培养基质内孢子的萌发与生长情况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若干培养基质内的水蕨移植到水稻土上的生长情况第37页
   ·分株繁殖第37-38页
   ·离体培养第38-41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41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附录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在miRNA与基因互作关系的研究
下一篇:两汉魏晋草书观念的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