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与油气成藏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0页
前言第10-19页
   ·选题来源及目的、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页
   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7-19页
第一章 断裂在碳酸盐岩中的变形机制及微构造类型第19-30页
   ·岩性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·孔隙度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·温度、围压对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·埋藏深度对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·胶结作用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·先存裂缝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·孔隙流体压力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第28-30页
第二章 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第30-51页
   ·露头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宏观特征第30-42页
     ·秦皇岛柳江盆地——野外露头剖面断裂带特征第30-36页
     ·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柯坪地区——野外露头剖面断裂带特征第36-42页
   ·断裂带结构的物性特征第42-45页
   ·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微观特征第45-50页
     ·破碎带上下盘微构造特征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断层核部微观特征第48-50页
   ·断裂带位移-厚度关系第50-51页
第三章 断裂带内部结构演化模式第51-57页
   ·碎裂带—滑动面—“二元”结构断裂带第51页
   ·破碎带—滑动面—“二元”结构断裂带第51-53页
   ·压溶缝—断层核—“二元”结构断裂带第53页
   ·网格构造裂缝—贯穿走滑断裂带第53-55页
   ·单个岩脉-断裂带(裂开-愈合机理)第55-57页
第四章 断裂带结构特征与油气运聚和保存第57-67页
   ·断层核渗透性决定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及油气分布模式第57-60页
   ·剪切型涂抹连续性与断裂垂向封闭性第60-61页
   ·断裂对低孔隙性碳酸盐岩储集层改造作用第61-63页
   ·高孔隙性碳酸盐岩断裂导致油气差异充注第63-64页
   ·不同断裂带结构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第64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4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详细摘要第7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锦2-6-9区块于楼油层沉积微相研究
下一篇:巴彦呼舒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