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电机组传动链振动分析与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目录 | 第10-13页 |
| Contents | 第13-1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| ·风电机组设备技术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风电机组振动监测技术与系统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·齿轮、轴承故障监测诊断技术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| 第23-2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·论文章节结构 | 第25-26页 |
| 第2章 风电机组振动监测基础 | 第26-70页 |
| ·风电机组传动链基本结构 | 第26-29页 |
| ·双馈式风电机组传动链 | 第26-28页 |
| ·直驱型风电机组传动链 | 第28-29页 |
| ·风电机组传动链典型故障 | 第29-35页 |
| ·风电机组故障统计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齿轮故障 | 第32-34页 |
| ·轴承故障 | 第34-35页 |
| ·齿轮箱振动分析 | 第35-46页 |
| ·振动系统基本模型 | 第35页 |
| ·风电机组传动链振动系统 | 第35-36页 |
| ·定轴齿轮传动的扭转振动模型 | 第36-40页 |
| ·行星齿轮传动轮系的纯扭转动力学模型 | 第40-42页 |
| ·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 | 第42-44页 |
| ·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基本形式 | 第44-46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机理 | 第46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 | 第46-49页 |
| ·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基础 | 第49-55页 |
| ·振动监测技术构成及特点 | 第49-50页 |
| ·振动信号分析技术 | 第50-55页 |
| ·故障诊断技术 | 第55页 |
| ·实际风电机组传动链振动监测案例 | 第55-68页 |
| ·案例一:双馈风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 | 第56-63页 |
| ·案例二:直驱风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 | 第63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第3章 基于倒频谱同态滤波的故障特征提取 | 第70-90页 |
| ·倒频谱分析基础 | 第70-73页 |
| ·倒频谱概述 | 第70-71页 |
| ·倒频谱定义 | 第71-73页 |
| ·基于同态滤波提取故障信息 | 第73-76页 |
| ·同态滤波概念 | 第73-74页 |
| ·同态滤波提取齿轮故障特征的方案 | 第74-76页 |
| ·分析实例 | 第76-89页 |
| ·双馈机组齿轮箱故障特征提取(案例一) | 第76-79页 |
| ·直驱机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(案例二) | 第79-83页 |
| ·齿轮箱裂纹故障趋势分析 | 第83-8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| 第4章 基于移动滤波包络谱图的故障特征提取 | 第90-110页 |
| ·包络分析概述 | 第90-91页 |
| ·基于Hilbert变换的窄带包络分析 | 第91-99页 |
| ·Hilbert变换 | 第91-92页 |
| ·窄带信号包络分析 | 第92-95页 |
| ·窄带包络分析实例 | 第95-98页 |
| ·窄带包络分析的问题 | 第98-99页 |
| ·移动滤波包络谱图分析方法 | 第99-102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100页 |
| ·实现方法 | 第100-102页 |
| ·移动滤波包络谱图应用实例 | 第102-108页 |
| ·双馈式风电机组齿轮箱诊断(案例一) | 第102-105页 |
| ·直驱式风电机组轴承诊断(案例二) | 第105-10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| 第5章 基于循环平稳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 | 第110-123页 |
| ·循环平稳分析方法介绍 | 第110-112页 |
| ·概述 | 第110页 |
| ·循环平稳信号 | 第110-112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的循环平稳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的循环平稳特性 | 第112页 |
| ·谱相关函数图及故障特征提取 | 第112-113页 |
| ·分析实例 | 第113-122页 |
| ·试验轴承分析 | 第113-118页 |
| ·直驱式风电机组轴承振动分析 | 第118-121页 |
| ·结论 | 第121-1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3-125页 |
| 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123-124页 |
| ·研究工作展望 | 第124-12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5-135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35-137页 |
| 一、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5-136页 |
| 二、其它成果 | 第136-137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37-138页 |
| 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