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文章的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本文框架 | 第13-14页 |
·文章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| 第14-18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文章的创新 | 第17-18页 |
·文章的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9-35页 |
·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| 第19-27页 |
·现金股利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剩余股利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信号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7页 |
·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| 第27-33页 |
·现金股利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剩余股利理论 | 第28页 |
·信号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| 第31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创业板分红机制的相关理论 | 第35-47页 |
·现金股利、股利政策与分红比例 | 第35-38页 |
·基于创业板的剩余股利理论 | 第38-39页 |
·基于信号理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理论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创业板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| 第41-44页 |
·可持续增长与股利分配的关系 | 第44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创业板分红机制研究的实证分析 | 第47-66页 |
·资本成本 | 第47-51页 |
·资本成本的估算 | 第48-50页 |
·资本成本影响和作用机制 | 第50页 |
·股东要求报酬率(资本成本)的满足 | 第50-51页 |
·可持续增长率 | 第51-55页 |
·Van Horne 可持续增长模型 | 第53-55页 |
·可持续增长要求的满足 | 第55页 |
·净资产收益率(ROE) | 第55-59页 |
·创业板 ROE 指标的变化 | 第56-57页 |
·创业板 ROE 的 IPO 效应 | 第57-59页 |
·对影响 ROE 因素的杜邦分析 | 第59页 |
·股息率指标的影响作用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股息率对证券市场及长期投资的价值和风险的影响作用 | 第60页 |
·股息率对评价风险的重要作用 | 第60-63页 |
·可持续分红比例估算模型(SPORM)的构建和运用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SPORM 的构建 | 第63-64页 |
·SPOR 运用分析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中国创业板市场特征、分红制度的演进与问题分析 | 第66-83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 | 第66-74页 |
·企业规模 | 第66-67页 |
·成长性 | 第67-68页 |
·收益水平 | 第68-69页 |
·风险特征 | 第69-71页 |
·股本结构 | 第71-73页 |
·创业板与投资者保护 | 第73-74页 |
·分红制度的演进 | 第74-75页 |
·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分红的方式 | 第75-76页 |
·深圳创业板股利分配情况 | 第76-78页 |
·中国创业板分红机制的问题分析 | 第78-83页 |
第6章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分红比例估算研究 | 第83-104页 |
·可持续分红比例估算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| 第83-88页 |
·理论和法规的可行性分析 | 第83页 |
·合理现金分红实现的可能性分析 | 第83-84页 |
·创业板超募及其使用情况的分析 | 第84-87页 |
·小结 | 第87-88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88-90页 |
·样本期间 | 第88-89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89页 |
·数据的来源 | 第89-90页 |
·模型重要参数的确定 | 第90-94页 |
·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 | 第90页 |
·无风险报酬率(Rf) | 第90-91页 |
·市场风险溢价(Rm Rf)的确定 | 第91-92页 |
·市场风险系数(β)的确定 | 第92-94页 |
·确定可持续增长率估算的相关变量 | 第94页 |
·样本公司可持续分红比例的估算 | 第94-104页 |
·组 1 实施现金分红的样本公司 | 第94-99页 |
·组 2 未实施现金分红的样本公司 | 第99-101页 |
·对两个样本组股息率水平的分析 | 第101-103页 |
·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7章 中国创业板与国外创业板分红机制比较与借鉴 | 第104-117页 |
·中国创业板分红机制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比较 | 第104-113页 |
·股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| 第104-106页 |
·强制分红及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影响方面 | 第106-108页 |
·分红机制的分配次数问题 | 第108页 |
·股利与股利发放形式的比较 | 第108-109页 |
·股息回报率的比较 | 第109-111页 |
·历史性原因的比较 | 第111页 |
·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·国外创业板市场分红机制对我国创业板的借鉴 | 第113-117页 |
·国外创业板分红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| 第113-115页 |
·国外强制分红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| 第115-117页 |
第8章 对分红机制改革的建议 | 第117-125页 |
·分红机制改革对创业板投资者信心的积极影响 | 第117-119页 |
·创业板股利分配制度的内外部环境建设 | 第119-122页 |
·其它相关建议 | 第122-124页 |
·文章的结论 | 第124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37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