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当代文学(1949年~)论文

鸿沟与跨越--两岸乡土小说比较

内容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绪论第9-14页
 第一节 研究动机第9-11页
 第二节 两岸乡土文学的界定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两岸乡土文学比较“十年时差”问题第12-14页
第一章 两岸乡土文化背景的差异第14-32页
 第一节 大陆“乡土中国”及文学的发展第14-19页
 第二节 台湾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情形第19-27页
  1、台湾乡土社会的特点第19-20页
  2、台湾乡土文学的特性第20-27页
 第三节 两岸乡土文学比较综论第27-30页
 第四节 小结第30-32页
第二章 审美与审丑观念之发展第32-47页
 第一节 从“审美”到“审丑”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丑学兴起的原因第35-39页
 第三节 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第39页
 第四节 “悖谬的丑”和“低劣的丑”第39-41页
 第五节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丑第41-47页
第三章 “趣味”与“美学”之关系第47-60页
 第一节 “趣味”的起源第47-49页
 第二节 近现代哲学家对“趣味”的看法第49-57页
  1、休谟与笛卡尔第49-52页
  2、伏尔泰第52-53页
  3、康德第53-56页
  4、其他文评家对趣味的看法第56-57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57-60页
第四章 审丑的价值与悖论第60-65页
 第一节 审丑的心理需求第60-62页
 第二节 审丑的更多深层因素第62-63页
 第三节 审丑的存在价值第63-64页
 第四节 审丑的后遗症第64-65页
第五章 两岸当代乡土文学——以审丑趋势为题第65-100页
 第一节 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审丑趋势第65-67页
 第二节 从“审美”到“审丑”的贾平凹第67-76页
 第三节 “什么都敢写”的莫言第76-83页
  1、“恶心”与“可怖”第77-79页
  2、“异端叙事”与肉体性第79-83页
 第四节 “辛酸卑微话底层”的王祯和第83-92页
 第五节 小结第92-100页
第六章 两岸不同创作风格对照第100-131页
 第一节 浓烈与淡远第100-111页
  1、“文淡如菊”、“悠深淡远”的郑清文第100-106页
  2、浓烈如火的莫言第106-109页
  3、莫言与郑清文的比较第109-111页
 第二节 残酷与温暖、苍白贫弱、光明奋进——比较余华、苏童与黄春明第111-131页
  1、集残酷与温暖于一身第111-116页
  2、游离于“耽美”与“败德”之间第116-123页
  3、“心向光明”第123-131页
第七章 两岸乡土的现代性追求第131-144页
 第一节 西方现代性溯源第131-133页
 第二节 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第133-142页
 第三节 台湾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第142-144页
第八章 两岸地缘与地域文化比较第144-156页
 第一节 台湾的本土意识第144-151页
  1、地方感的形成第146-149页
  2、台湾的“南方”志异第149-151页
 第二节 大陆的地域分野第151-154页
 第三节 两岸文学中的漂泊离散意识第154-156页
第九章 两岸文学散论——两岸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初步探索第156-162页
 第一节 两岸文学场域变迁第156-157页
 第二节 两岸文学体制探索第157-158页
 第三节 “乡土文学论战”新解——试论两岸乡土文学得失第158-162页
第十章 两岸乡土文学发展现况第162-171页
 第一节 台湾“新乡土小说”与“后乡土小说”第162-163页
 第二节 大陆90年代后至今的“新乡土小说”第163-171页
第十一章 “真实性”与文学的关系—当代文学审丑的内因第171-185页
 第一节 “苦难”在大陆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地位第171-172页
 第二节 “苦难”及“人民”的迷思第172-174页
 第三节 当代中国对“真实”的定义第174-178页
 第四节 泰勒对“真实性”(及文学艺术)的看法第178-183页
 第五节 以“真诚”取代对“真实”的执迷第183-185页
第十二章 “趋美”与“向上”——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应有之义第185-196页
 第一节 两岸争相演绎“颓废”第185-186页
 第二节 危机与转机——论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机遇第186-196页
  1、从一端摆荡到另一端第187-188页
  2、粗俗鄙陋的审丑方式第188页
  3、牢骚怨恨加细节堆砌第188-189页
  4、西方出版重猎奇和利益第189-190页
  5、中国文学自身的局限第190页
  6、由苦难到欲望的书写第190-192页
  7、写作就是在“创造一个未定的世界”第192-193页
  8、追摹80年代的精神第193-196页
第十三章 两岸作家共同困境及各别的挑战第196-203页
 第一节 两岸乡土文学的焦虑第196-199页
  1、台湾对乡土文学的焦虑第196页
  2、大陆对乡土文学的焦虑第196-199页
 第二节 建构新世界的可能第199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199-203页
参考文献第203-210页
后记第210-211页

论文共2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红色文化”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明清小说插图研究--叙事的视觉再现及文人化、商品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