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英文缩写注解 | 第10-11页 |
| 1 综述 | 第11-25页 |
| ·芳香疗法 | 第11-14页 |
| ·芳香疗法的历史 | 第11-12页 |
| ·芳香疗法的使用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芳香疗法的功效与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几种芳香植物简介 | 第14-19页 |
| ·樟树 | 第14-15页 |
| ·薰衣草 | 第15-16页 |
| ·依兰依兰 | 第16-18页 |
| ·柏木 | 第18-19页 |
| ·植物精油复配 | 第19-21页 |
| ·植物精油复配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植物精油品质评价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功效 | 第21-23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催眠镇静作用 | 第21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 | 第21-22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镇痛作用 | 第22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 | 第22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抗焦虑作用 | 第22-23页 |
| ·植物精油的降血压作用 | 第23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2 以左旋芳樟醇为主要原料复方精油的配制 | 第25-3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材料 | 第26页 |
| ·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复方精油感官评分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复方精油感官评分数据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3 左旋芳樟醇和两种复方精油的催眠镇静功效的研究 | 第31-3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材料 | 第31-32页 |
| ·动物 | 第32页 |
| ·设备 | 第32页 |
| ·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戊巴比妥钠域上剂量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对域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对域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讨论 | 第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4 左旋芳樟醇和两种复方精油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| 第39-4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1页 |
| ·材料 | 第39页 |
| ·动物 | 第39页 |
| ·设备 | 第39页 |
| ·方法 | 第39-4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对热板致痛的镇痛作用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不同给药组对小鼠乙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| 第42页 |
| ·讨论 | 第42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5 左旋芳樟醇和两种复方精油的抗皮肤衰老作用的研究 | 第45-5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| ·药品与试剂 | 第45-46页 |
| ·动物 | 第46页 |
| ·设备 | 第46页 |
| ·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小鼠皮肤SOD活力、MDA含量及Hyp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48-49页 |
| ·讨论 | 第49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6 结论、创新点及展望 | 第51-55页 |
| 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·复方精油的配制 | 第51页 |
| ·催眠镇静作用 | 第51页 |
| ·镇痛作用 | 第51-52页 |
| ·抗衰老作用 | 第5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52页 |
| ·展望 | 第52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61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