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| 第10页 |
| 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0-13页 |
| 第2章 基础知识 | 第13-23页 |
| ·双线性对基础 | 第13-14页 |
| ·双线性对基本概念 | 第13页 |
| ·相关数学问题 | 第13-14页 |
| ·哈希函数与可证明安全理论 | 第14-18页 |
| ·哈希函数 | 第14-15页 |
| ·可证明安全理论 | 第15-18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概念 | 第18-22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定义 | 第18页 |
| ·数字签名原理 | 第18-19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形式化定义 | 第19-20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安全性模型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数字签名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| 第23-31页 |
| ·引言 | 第23-24页 |
| ·数字签名算法 | 第24-25页 |
| ·DSA签名算法 | 第24-25页 |
| ·改进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5-30页 |
| ·现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 | 第25-27页 |
| ·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方案进行改进 | 第27-29页 |
| ·改进方案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4章 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研究 | 第31-45页 |
| ·公钥密码体制 | 第31-36页 |
| ·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 | 第33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| 第33-34页 |
| ·两种公钥密码体制的对比 | 第34-36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研究现状 | 第36-37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的定义、安全模型与一般化构造 | 第37-40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的定义与安全模型 | 第37-39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的一般化构造 | 第39-40页 |
| ·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 | 第40-42页 |
| ·Shamir的方案 | 第40-41页 |
| ·Cha-Cheon的方案 | 第41页 |
| ·Hess的方案 | 第41-42页 |
| ·效率与安全比较 | 第42页 |
| ·构造一个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 | 第42-44页 |
| ·方案构造 | 第42-43页 |
| ·方案效率分析比较 | 第43页 |
| ·方案的安全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| ·论文总结 | 第45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45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