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论文选题背景 | 第8-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论文各章内容概要 | 第12-13页 |
| 2 浮船坞接载与调载技术分析 | 第13-21页 |
| ·接载驳船/浮船坞的受力分析 | 第13-14页 |
| ·接载、调载系统的设施分析 | 第14-17页 |
| ·产品上驳/坞极限情况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分析目的 | 第17页 |
| ·不利情况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总结 | 第18页 |
| ·CCS对浮船坞等下水工作船的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方面的相关规定 | 第18-21页 |
| ·坐标系统 | 第18-19页 |
| ·计算载荷 | 第19页 |
| ·模型单元及网格尺寸 | 第19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19-20页 |
| ·许用应力 | 第20页 |
| ·相当应力 | 第20-21页 |
| 3 有限元理论及ANSYS研究 | 第21-25页 |
| ·有限元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·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| 第21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| 第21-22页 |
| ·ANSYS软件介绍 | 第22-25页 |
| ·ANSYS软件的技术特点 | 第22-23页 |
| ·ANSYS结构线性静力分析概述 | 第23-25页 |
| 4 实例分析 | 第25-65页 |
| ·浮船坞概况 | 第25-29页 |
| ·浮船坞几何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划分 | 第29-36页 |
| ·浮船坞结构简化 | 第29页 |
| ·浮船坞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| ·浮船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6页 |
| ·各接载状态下的计算结果 | 第36-63页 |
| ·约束及载荷模型 | 第36-37页 |
| ·产品上坞0 m载况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产品上坞20 m载况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产品上坞40 m载况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产品上坞60 m载况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产品上坞80 m载况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产品上坞90 m载况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产品上坞100 m载况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产品上坞110 m载况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产品上坞120 m载况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产品上坞140 m载况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产品上坞160 m载况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产品上坞180 m载况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产品上坞205 m载况分析 | 第61-63页 |
| ·产品上坞分析结论与建议 | 第63-65页 |
| 5 滑道下舱壁加强计算 | 第65-72页 |
| ·加强后产品上坞40m载况分析 | 第66-69页 |
| ·加强后产品上坞205m载况分析 | 第69-72页 |
| 6.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