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色季拉山几种野生植物观赏资源特征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1 前言第9-18页
   ·山地植被的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 ·山地概念第9页
     ·山地植被研究史第9-10页
     ·山地植被研究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·植物群落多样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·群落结构研究进展第11页
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及受到的威胁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第15页
     ·地质地貌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气候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·土壤条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植被状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条件第18页
2 色季拉山几种主要的野生植物观赏资源调查第18-2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·木本植物观赏特征及资源类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木本观姿类植物种第20页
     ·木本观花观果类植物种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木本观花、观果类植物种第21-22页
   ·草本植物观赏特征及资源类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·草本观花、观果类植物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草本地被类植物种第24页
     ·草本观叶、水生植物种第24-25页
   ·讨论与展望第25页
3 色季拉山植物群落学特征分析第25-3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·样地调查第2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种的组成与数量特征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灌木层植物种类组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主要草本层植物种类组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木本层及主要草本层植物群落属的分布类型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3-34页
4 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第34-4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样地调查第3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指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群落多样性的测度第35-36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木本层植物的多样性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草本层植物的多样性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木本层和草本层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45页
5 结论第45-47页
   ·色季拉山野生植物资源第45页
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特征第45-46页
   ·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4页
附录第54-57页
作者简介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
下一篇:黑河调水欠账对下游植被生长及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分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