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20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 | 第10-11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0-11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生物体的危害性 | 第11页 |
·奶牛乳房炎 | 第11-13页 |
·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分析 | 第13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机体的毒力因子 | 第13页 |
·细菌生物被膜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被膜的概况 | 第13页 |
·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被膜与细菌抵抗性 | 第14-16页 |
·生物被膜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被膜的天然屏障作用 | 第15页 |
·对抗机体免疫防御 | 第15页 |
·抗生素渗透阻碍学说 | 第15页 |
·被膜菌独特的表形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 BP 的提取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 BP 的纯化 | 第17-18页 |
·免疫与免疫原性 | 第18-19页 |
·免疫原性概述 | 第18页 |
·免疫原性的化学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2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菌株 | 第20页 |
·载体 | 第20页 |
·培养基及化学试剂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2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2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2-31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培养及鉴定 | 第22-23页 |
·添加营养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优化金葡菌生物被膜的培养条件 | 第24页 |
·金葡菌生物被膜多糖的提取以及纯化 | 第24-26页 |
·生物被膜粗多糖的纯化 | 第26-28页 |
·金葡菌生物被膜多糖免疫原性的研究 | 第28-3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5页 |
·银染法鉴定生物被膜形成的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扫描电镜法鉴定生物被膜的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营养成分对金葡菌生物被膜生长影响的结果 | 第34-36页 |
·氯化钠的添加量对金葡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糖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胎牛血清的添加量对金葡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培养条件优化的结果 | 第36-41页 |
·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正交试验结果 | 第38-41页 |
·生物被膜多糖的提取及其纯化试验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多糖的粗提量 | 第41页 |
·标准曲线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·生物被膜多糖粗糖含量的计算 | 第42页 |
·100kDa 超滤膜超滤时,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截留液体的吸收值 | 第42页 |
·30kDa 超滤膜超滤时,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截留液体的吸收值 | 第42-43页 |
·多糖存在性检测的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纯化样品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| 第44页 |
·纯化的生物被膜多糖浓度 | 第44页 |
·间接 ELISA 测定血清效价结果 | 第44-45页 |
4 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苯酚硫酸法的原理 | 第45-46页 |
·生物被膜多糖样品的预处理 | 第46页 |
·生物被膜多糖的纯化 | 第46页 |
·间接 ELISA 检测血清抗体效价 | 第46-47页 |
5 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