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青年工作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

我国青少年灾难志愿服务教育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·主要概念界定第10-13页
     ·青少年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灾难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灾难志愿服务第13页
     ·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第13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13-16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学术价值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与实践价值第16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第18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图第19-21页
第2章 青少年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的国别经验第21-26页
   ·美国-防灾型社区建设第22页
   ·日本-实践教育世界领先第22-24页
   ·韩国-国外经验与本国国情的有机融合第24页
   ·德国-先进的信息传递系统第24页
   ·哥斯达黎加-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第24-26页
第3章 我国青少年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现状调查第26-60页
   ·问卷设计、调研抽样、调研及统计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调研抽样第27页
     ·调研、统计方法第27页
   ·小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现状第27-33页
     ·描述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回归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·中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现状第33-40页
     ·描述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回归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·大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现状第40-52页
     ·描述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回归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·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特性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小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特性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·中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特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特性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·当前我国青少年灾难志愿服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5-60页
     ·政府层面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学校层面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家庭、社区层面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志愿服务组织层面第58-60页
第4章 提高我国青少年灾难志愿服务教育水平的路径选择第60-76页
   ·政府层面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健全法规制度,将灾难志愿服务教育规范化具体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明确教育责任,形成良好氛围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出版教材资料,加强师资培训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加大经济投入,加强教育设施和实践基地建设第63页
   ·学校层面第63-67页
     ·明确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开设专门课程,渗入相关课程第64页
     ·依据年龄层次,进行差异教育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创新教育形式,开展多样化课外教育活动第66页
     ·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,进一步优化教育效果第66-67页
   ·家庭层面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充分认识家庭是进行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的基本场所第67页
     ·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素质能力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第68页
     ·积极参与学校、社区、家庭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第68-69页
   ·社区层面第69-71页
     ·明确社区是灾难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阵地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完善社区宣传职能第70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常态化演练机制第70-71页
   ·青少年自身层面第71页
     ·强化自我教育意识第71页
     ·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第71页
   ·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在灾难志愿服务教育中的作用第71-76页
     ·志愿服务实践是对灾难志愿服务教育最好的宣传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完善志愿服务组织设立机制,全面促进灾难志愿服务发展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建立公众信任的灾难志愿服务品牌,发挥其应有教育职能第73-76页
第5章 结论和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85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附录1第88-92页
附录2第92-101页
附录3第101-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奥巴马就职演说与上海科技馆演讲系统功能语法对比分析
下一篇:我国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重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