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店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饭店低碳化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研究 | 第18-22页 |
·指标设置 | 第18页 |
·常见指标体系确立方法 | 第18页 |
·低碳化程度评价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饭店低碳化理论基础 | 第23-29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低碳经济 | 第23页 |
·循环经济 | 第23-24页 |
·可持续发展 | 第24-25页 |
·绿色饭店与《中国绿色饭店评分标准》 | 第25-27页 |
·绿色饭店 | 第25-26页 |
·《中国绿色饭店评分标准》 | 第26-2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饭店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与方法 | 第29-39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9页 |
·系统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代表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可操作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| 第29-36页 |
·指标选取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指标来源与初选 | 第30-34页 |
·指标修改与补充 | 第34-36页 |
·指标解析 | 第36-38页 |
·碳排放 | 第36页 |
·碳源 | 第36-37页 |
·碳汇 | 第37页 |
·低碳节能产品与技术 | 第37页 |
·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引导 | 第37-38页 |
·低碳管理 | 第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饭店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| 第39-52页 |
·指标筛选的统计过程 | 第39-43页 |
·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| 第39-40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40-43页 |
·指标的分类与分层 | 第43-45页 |
·因子检验和剔除 | 第43-45页 |
·公因子命名 | 第45页 |
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5-51页 |
·权重的确定过程 | 第46-48页 |
·权重计算结果汇总 | 第48-49页 |
·分析说明 | 第49-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饭店低碳化评价的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 | 第52-59页 |
·饭店低碳化评价的问题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饭店重“节能”而轻“减排” | 第52-53页 |
·饭店统计体系与数据尚不完善 | 第53页 |
·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| 第53-54页 |
·消费者绿色低碳消费观念仍需培养 | 第54页 |
·饭店低碳化评价策略研究 | 第54-58页 |
·采用新型节能技术与设备 | 第54-55页 |
·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| 第55页 |
·推广碳汇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健全低碳化计量统计体系 | 第56页 |
·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消费理念 | 第56-57页 |
·完善法律与资金保障体系 | 第57-5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总结 | 第59页 |
不足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1 饭店低碳化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| 第66-67页 |
附录2 AHP两两比较表 | 第67-69页 |
附录3 饭店业推行节能降耗工作调研提纲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件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