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农杆菌介导抗蚜虫基因PPA的小麦转化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页
   ·蚜虫现有的防治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农业防治第14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第14页
     ·药剂防治第14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·植物凝集素的定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植物凝集素的抗虫机理第16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工程中植物凝集素的应用进展第16-20页
   ·小麦转基因常用的几种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基因枪转化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花粉管通道法第22-23页
   ·课题来源第2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小麦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第24页
     ·筛选已转化的小麦愈伤组织第24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转化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再生第24页
     ·再生植株的后期鉴定第24-25页
第2章 转基因受体材料的获得第25-39页
   ·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·实验材料、试剂以及实验设备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实验器材与设备第27-28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·MS 培养基各种母液及 MS 培养基的配制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4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培养基上小麦的愈伤诱导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不同小麦品种的分化率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9页
第3章 农杆菌转化法介导的小麦转化第39-59页
   ·概述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的研究意义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转化法的研究进展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的机理第41-4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、试剂与设备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43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与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培养基、遗传转化培养基、AS 母液以及 GUS 染液的配制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实验受体材料的预处理第46页
     ·实验菌株的获得第46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化第46-48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小麦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·重悬前后菌液浓度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侵染时间的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抑菌方法的优化第49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种、启动子对农杆菌转化效果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受体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·筛选培养基中潮霉素浓度的优化第5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·重悬前后不同菌液浓度的影响结果及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侵染时间的优化结果及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·抑菌方法的优化结果及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种、启动子对农杆菌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受体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结果及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筛选培养基中潮霉素浓度的优化结果及分析第55页
   ·潮霉素筛选阳性植株的获得第55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9页
第4章 抗蚜虫基因 PPA 小麦转化植株的筛选鉴定第59-67页
   ·概述第5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、试剂以及实验设备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9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·小麦叶片基因组 DNA 的提取及鉴定第61-64页
     ·小麦叶片基因组 DNA 的提取第61页
     ·提取的小麦叶片基因组 DNA 的检测第61-63页
     ·PCR 检测第63-6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·潮霉素筛选阳性植株小麦叶片基因组 DNA 的检测第64页
     ·PCR 检测结果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抗虫鉴定第65-67页
结论第67-70页
附录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丙酸菌—大肠杆菌穿梭载体构建及表达
下一篇:嘻哈风格在青少年休闲服装中的表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