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占罪实质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侵占罪的实质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侵占罪实质研究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从侵占罪的立法例来看 | 第15-17页 |
一、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侵占罪的立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侵占罪的立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从侵占罪的实质分析 | 第17-20页 |
一、 大陆法系侵占罪立法的实质分析 | 第17-19页 |
二、 英美法系侵占罪的实质分析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侵占罪的实质的深层次研究 | 第20-36页 |
第一节 侵占罪侵害的法益以及其犯罪对象 | 第20-31页 |
一、 侵占罪的客体 | 第20-22页 |
二、 侵占罪的行为客体 | 第22-31页 |
第二节 侵占行为 | 第31-34页 |
一、 非法占为己有的涵义 | 第32-33页 |
二、 拒不退还、拒不交出的涵义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侵占罪身份问题 | 第34页 |
第四节 侵占罪的犯罪目的 | 第34-36页 |
一、 侵占罪的犯罪目的是否限于自己限于自己占有 | 第34-35页 |
二、 侵占罪非法占为己有的故意的形成的时间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我国侵占罪立法的不足及立法建议 | 第36-38页 |
一、 罪种的划分和罪名的认定不够科学 | 第36-37页 |
二、 科刑不能做到罪责刑相一致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1-42页 |
后记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