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非法经营罪概述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非法经营罪的立法沿革 | 第12页 |
第二节 非法经营罪的概念分析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特征 | 第14-19页 |
一、 非法经营罪的主体资格 | 第14-15页 |
二、 非法经营罪的主观要件 | 第15-16页 |
三、 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要件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认定 | 第19-23页 |
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司法认定界限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非法经营罪与相关犯罪的竞合问题研究 | 第20-23页 |
一、 非法经营罪与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竞合问题 | 第20页 |
二、 非法经营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竞合问题 | 第20-21页 |
三、 非法经营罪与买卖国家机关公文、印章罪的竞合问题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司法解释以及若干实践问题评析 | 第23-36页 |
第一节 特定的非法经营行为的性质 | 第23-28页 |
一、 非法买卖外汇的行为 | 第23-24页 |
二、 非法出版的行为 | 第24页 |
三、 非法传销经营的行为 | 第24-26页 |
四、 生产、销售瘦肉精的行为 | 第26-27页 |
五、 囤积居奇、哄抬物价、牟取暴利的行为 | 第27页 |
六、 非法经营食盐的行为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| 第28-36页 |
一、 群发短信发布广告的行为 | 第28-30页 |
二、 利用信用卡套现的行为 | 第30-31页 |
三、 私家侦探的行为 | 第31-32页 |
四、 网络游戏外挂的行为 | 第32-33页 |
五、 非法发行、销售彩票的行为 | 第33-35页 |
六、 高利借贷的行为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非法经营罪补漏条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| 第36-42页 |
第一节 非法经营罪“口袋化”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一、 非法经营罪的立法局限性 | 第36页 |
二、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的制约 | 第36-37页 |
三、 我国经济犯罪形势的影响 | 第37页 |
第二节 非法经营罪“口袋化”的危害 | 第37-40页 |
一、 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| 第37-38页 |
二、 有悖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| 第38-39页 |
三、 不尽符合刑法的谦抑性精神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非法经营罪“口袋化”的消化与防范 | 第40-42页 |
一、 健全法律解释体系 | 第40页 |
二、 合理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 | 第40-41页 |
三、 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| 第41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