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附图清单 | 第14-16页 |
目次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45页 |
·研究背景(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、问题及对策) | 第18-19页 |
·中药药效物质主要研究思路简介 | 第19-22页 |
·UPLC技术简介及UPLC-MS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| 第22-26页 |
·UPLC技术简介 | 第22页 |
·UPLC与MS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·乌药研究进展 | 第26-34页 |
·乌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| 第26-29页 |
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| 第29-32页 |
·乌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| 第32-33页 |
·总结与展望 | 第33-34页 |
·锦灯笼研究进展 | 第34-43页 |
·锦灯笼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| 第34-37页 |
·锦灯笼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| 第37-40页 |
·锦灯笼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| 第40-42页 |
·总结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43-45页 |
第二章 乌药保肝药效物质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| 第45-80页 |
·乌药保肝药效物质研究 | 第45-6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·乌药倍半萜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| 第61-6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1-6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·乌药成分的定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| 第69-7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9-7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9页 |
·小结 | 第79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79-80页 |
第三章 锦灯笼抗炎药效物质及其质量评价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80-142页 |
·锦灯笼抗炎药效物质研究 | 第80-9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0-8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3-93页 |
·小结 | 第93-94页 |
·锦灯笼酸浆苦素类化合物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| 第94-10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94-9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6-104页 |
·小结 | 第104页 |
·锦灯笼成分的定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| 第104-12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05-10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8-120页 |
·小结 | 第120页 |
·锦灯笼主要药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120-1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21-12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3-131页 |
·小结 | 第131页 |
·酸浆苦素D和4,7-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研究 | 第131-1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32-1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34-141页 |
·小结 | 第141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141-142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42-1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4-157页 |
附图 | 第157-17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76-1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