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省物流轴辐式网络设计问题研究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物流地域系统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物流地域系统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8-20页 |
2 轴辐式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与可信性理论 | 第20-32页 |
·轴辐式系统的概念体系 | 第20-23页 |
·轴辐式系统 | 第20-21页 |
·链路类型 | 第21-22页 |
·网络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枢纽区位类型 | 第23页 |
·轴辐式系统的竞争优势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减少货物运输的不平衡性,提高运输资源的利用率 | 第24页 |
·促进物流中心枢纽站建立,产生集群效应 | 第24-25页 |
·减少运输工具使用,合理配置运输资源 | 第25-27页 |
·将轴辐式系统理论应用物流业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物流的系统化 | 第27页 |
·物流的网络化 | 第27页 |
·物流的规模化 | 第27-28页 |
·可信性理论基础 | 第28-32页 |
·基本公理 | 第28-29页 |
·可信性测度与可信性分布 | 第29-30页 |
·两种常见的模糊变量 | 第30-31页 |
·可信性规划 | 第31-32页 |
3 辽宁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| 第32-39页 |
·辽宁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2-35页 |
·交通运输物流业稳步发展 | 第32-33页 |
·物流以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| 第33-34页 |
·专业化物流体系初步形成 | 第34-35页 |
·辽宁省物流业的空间布局 | 第35-37页 |
·物流中心城市 | 第35页 |
·沈阳经济区物流发展圈 | 第35页 |
·两个物流发展区 | 第35-36页 |
·三条物流产业发展带 | 第36-37页 |
·辽宁省物流业的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9页 |
·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 | 第37页 |
·尚未建立综合运输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缺乏统一规划,行业管理分散 | 第38页 |
·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薄弱 | 第38-39页 |
4. 辽宁省物流轴辐式系统的优化设计 | 第39-63页 |
·最大可信性模型 | 第39-54页 |
·假设条件 | 第39页 |
·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| 第39-41页 |
·模型的等价混合整数规划 | 第41-45页 |
·计算原理与方法 | 第45-50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50-54页 |
·风险值准则模型 | 第54-62页 |
·假设条件 | 第54页 |
·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| 第54-55页 |
·模型的等价混合整数规划 | 第55-60页 |
·计算原理与方法 | 第60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5 加快辽宁省物流轴辐式系统建设的主要对策 | 第63-67页 |
·改变物流经营方式,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| 第63页 |
·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| 第63-64页 |
·加强物流枢纽和综合运输系统建设 | 第64-65页 |
·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,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| 第65页 |
·构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 | 第65-6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2-7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