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探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序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与域外影响 | 第9-22页 |
| 一、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| 第9-15页 |
| 1. 日本“私小说”的形成 | 第9-10页 |
| 2.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与日本“私小说”的异同 | 第10-13页 |
| 3.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| 二、西方文学的影响 | 第15-20页 |
| 1. 法国文学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2. 俄国文学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| 3. 德国文学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三、时代、环境与个性自我 | 第20-22页 |
| 1. 苦闷的时代 | 第20-21页 |
| 2. 内倾气质与孤僻性格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自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隅 | 第22-27页 |
| 一、孤独者形象 | 第22-24页 |
| 1. 孤独者所体现的病态心理 | 第22页 |
| 2. 孤独者的同性倾向 | 第22-24页 |
| 二、与“我”相关的女性形象 | 第24-27页 |
| 1. 没有显赫身份和地位的底层女性形象 | 第24-25页 |
| 2. “母亲”或“姐姐”类的年长女性形象 | 第25页 |
| 3. 男性视角中的模糊女性形象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自叙小说的价值 | 第27-33页 |
| 一、唯美主义的特质 | 第27-31页 |
| 1. “真与美”的理念 | 第27-29页 |
| 2. “灵与肉”的内容 | 第29-31页 |
| 二、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| 第31-33页 |
| 1. 个性解放的诠释 | 第31页 |
| 2. 传统叙述方式的颠覆 | 第31-33页 |
| 结论 | 第33-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-3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