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 关于“村官”身份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 关于“村官”腐败行为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3. 关于治理对策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(三) 研究方法、写作框架及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2. 写作框架 | 第16-17页 |
3. 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一、“村官”腐败及其治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3页 |
(一) “村官”腐败的内涵和构成 | 第18-21页 |
1. “村官”的内涵和职责权限 | 第18-19页 |
2. “村官”腐败的内涵、构成和危害 | 第19-21页 |
(二) “村官”腐败治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1. 治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 反腐败理论 | 第22-23页 |
二、“村官”腐败现状的实证分析——基于湖北A县的调查 | 第23-34页 |
(一) 调查问卷设计与信息整理 | 第23-24页 |
(二) “村官”腐败的类型和特点 | 第24-31页 |
1. 当前“村官”腐败的主要类型 | 第24-27页 |
2. 当前“村官”腐败的主要特点 | 第27-31页 |
(三) “村官”腐败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4页 |
1. “村官”腐败的主观原因 | 第31-32页 |
2. “村官”腐败的客观原因 | 第32-34页 |
三、治理“村官”腐败的对策探讨 | 第34-48页 |
(一) 营造一个有利于防治腐败的大环境 | 第35-40页 |
1. 提高认识:国家要重视村官腐败问题,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| 第35页 |
2. 发展经济:加快农村经济发展,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| 第35-36页 |
3. 制度创新:更新和完善治理机制 | 第36-40页 |
(二) 形成一个防治“村官”腐败的管理体系 | 第40-48页 |
1. 落实民主自治的四大权力 | 第40-41页 |
2. 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| 第41-42页 |
3. 抓住纪检监察的重点 | 第42-44页 |
4. 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| 第44-46页 |
5. 实行问责制,加大惩处力度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