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3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| 第14-15页 |
·粮食种植乡 | 第14页 |
·乡村道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25页 |
·乡村道路规划综述 | 第16-21页 |
·乡村道路设计综述 | 第21-24页 |
·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·工程管理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乡村道路发展规律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8-3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8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28-31页 |
·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31-3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·创新点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乡村道路需要分析 | 第33-63页 |
·乡村道路需要 | 第33-41页 |
·乡村道路与农业 | 第33-35页 |
·乡村道路需要的特性 | 第35-37页 |
·乡村道路需要分析框架 | 第37-41页 |
·乡村活动交通需要 | 第41-48页 |
·村民出行交通需要 | 第42-43页 |
·田间作业交通需要 | 第43-48页 |
·乡村道路需要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村镇间道路需要影响因素 | 第48-50页 |
·田间道路需要影响因素 | 第50-51页 |
·乡村道路功能与等级结构 | 第51-62页 |
·乡村道路功能 | 第52-54页 |
·乡村道路等级结构影响因素 | 第54-56页 |
·村镇间道路分级与功能 | 第56-58页 |
·田间道路分级与功能 | 第58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三章 乡村道路规划管理 | 第63-91页 |
·种粮乡村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| 第63-69页 |
·种粮乡村道路总体特征 | 第63-64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| 第64-66页 |
·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体系 | 第66-69页 |
·乡村道路网络规划 | 第69-73页 |
·村镇道路网规划 | 第69-71页 |
·田间道路网规划 | 第71-73页 |
·田间道路与田块水渠林网 | 第73-81页 |
·田间道路与田块 | 第74-76页 |
·田间道路与水渠 | 第76-79页 |
·田间道路与林网 | 第79-81页 |
·乡村道路规划评价 | 第81-90页 |
·规划评价原则 | 第81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| 第81-82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82-87页 |
·综合权重双基点法 | 第87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四章 乡村道路设计管理 | 第91-119页 |
·道路线形设计要求与标准 | 第91-97页 |
·线形设计影响因素 | 第92页 |
·线形设计要求 | 第92-97页 |
·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| 第97-110页 |
·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| 第97-99页 |
·路基路面的计影响因素 | 第99-102页 |
·路基要求与标准 | 第102-103页 |
·路面设计要求与标准 | 第103-110页 |
·道路设计方案评价 | 第110-118页 |
·价值工程原理 | 第110-112页 |
·提高价值的途径 | 第112页 |
·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12-114页 |
·道路设计方案评价 | 第114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五章 东屯镇道路规划设计 | 第119-131页 |
·东屯镇 | 第119-124页 |
·镇概况 | 第119-120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·土地规划与乡村空间布局 | 第121-124页 |
·镇道路现状适应性分析 | 第124-128页 |
·道路现状 | 第124-125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125-128页 |
·镇道路规划设计大纲 | 第128-131页 |
·东屯镇乡村道路规划目的与任务 | 第128页 |
·东屯镇乡村田间道路改造设计任务 | 第128-13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1-13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31-13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41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41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