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数据通信论文--图像通信、多媒体通信论文--图像编码论文

基于H.264扩展的可伸缩视频编码的传输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英文缩写第13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31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5-19页
   ·相关研究现状第19-27页
     ·差错信道中视频数据的可靠传输技术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无线局域网络中视频数据包的跨层优化传输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视频流系统中改善终端收视质量的传输控制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9-30页
   ·论文组织安排第30-31页
第二章 基于 H.264 扩展的可伸缩视频编码第31-47页
   ·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第31-37页
     ·彩色与空域亚采样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量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正交变换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预测编码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熵编码第36-37页
   ·H.264/AVC 视频编码技术概述第37-41页
     ·VCL 与 NAL 层第37页
     ·编码器总体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帧内预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帧间预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变换与量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熵编码第41页
   ·基于 H.264/AVC 的可伸缩编码技术第41-46页
     ·时域可伸缩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空域可伸缩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质量可伸缩性码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码流抽取第45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 SVC 数据的联合信源/信道编码可靠传输技术第47-67页
   ·引言第47-48页
   ·SVC 联合信源/信道编码传输系统第48-54页
     ·系统模型第48-51页
     ·端到端平均失真及其计算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求解优化问题第52-54页
   ·联合二维优化方案与缩减栅格算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·缩减栅格算法第54-57页
     ·联合二维优化方案第57-60页
   ·仿真实验与结果第60-66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方案第61-62页
     ·FGS 模式下的性能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·MGS 模式下的性能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四章 无线局域网中的跨层优化传输技术第67-95页
   ·引言第67-69页
   ·几种典型的跨层优化传输技术第69-73页
     ·基于静态映射算法的方案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基于随机动态映射算法的方案第72-73页
   ·EDCA 特性分析第73-78页
     ·饱和条件下的稳态分布第73-76页
     ·视频传输的基本特性第76-78页
   ·基于重要性的自适应映射算法第78-85页
     ·SVC 数据包等级度量方法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基于重要性的自适应映射算法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动态门限公式第81-84页
     ·改进型 SBAM 算法第84-85页
   ·仿真实验与结果第85-94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方案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基于重要性自适应映射的 SBAM 算法第87-90页
     ·改进型 SBAM 算法第90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第五章 视频流的自适应媒体播放与数据包调度技术第95-119页
   ·引言第95-96页
   ·视频流传输系统第96-100页
     ·系统模型第96-98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媒体播放技术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数据包调度技术第100页
   ·典型的 AMP 与数据包调度算法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·基本 AMP 算法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基于统计模型的 AMP 算法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平滑 AMP 算法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发端与收端联合控制的方法第104-106页
   ·基于预测的 AMP 与联合控制的数据包调度方法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基于预测的自适应播放算法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收/发联合控制的数据包调度方法第108-109页
   ·仿真实验与结果第109-118页
     ·基于预测的自适应播放算法的仿真与讨论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收/发联合控制的数据包调度的仿真与讨论第113-1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8-119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9-122页
   ·研究工作总结第119-120页
   ·下一步研究展望第120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34页
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4-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OSSIE的波形开发及API设计实现
下一篇:成都市青羊区实施“文化信使服务”的案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