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翻译商标保护的必要性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翻译商标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翻译商标保护的必要性 | 第10-12页 |
一、 驰名翻译商标的保护:星巴克商标侵权案 | 第10-11页 |
二、 外文商标对中文翻译商标的侵权:卡斯特商标之争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翻译商标保护的现实意义 | 第12-16页 |
一、 对消费者权益加以有效保护 | 第13-15页 |
二、 对商标权人的利益加以最大维护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翻译商标与商标侵权认定的理论分析 | 第16-26页 |
第一节 混淆理论:翻译商标侵权认定的基本理论 | 第16-22页 |
一、 翻译商标混淆主体 | 第16-18页 |
二、 翻译商标混淆时间 | 第18-20页 |
三、 翻译商标混淆对象 | 第20页 |
四、 翻译商标的近似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联想理论:不能作为翻译商标侵权认定的主要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淡化理论:翻译商标侵权认定的辅助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我国翻译商标侵权认定制度的完善 | 第26-41页 |
第一节 我国翻译商标侵权认定 | 第26-37页 |
一、 翻译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| 第27-30页 |
二、 翻译商标侵权认定实践探讨 | 第30-37页 |
第二节 我国翻译商标侵权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9页 |
第三节 我国商标侵权立法完善建议 | 第39-41页 |
一、 放宽商标界定,扩大商标保护范围 | 第39-40页 |
二、 在侵权与赔偿认定时,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| 第40页 |
三、 提高法定赔偿数额,加大惩处力度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