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苇死枯体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与微生物变化
致谢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湖滨带的生态功能及现状 | 第8-9页 |
·湖滨带的主要生态功能 | 第8页 |
·湖滨湿地的现状及恢复措施 | 第8-9页 |
·湖滨湿地植物的选取及存在问题 | 第9页 |
·枯落物的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·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| 第9-10页 |
·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 | 第10-11页 |
·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研究 | 第11页 |
·枯落物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枯落物分解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分解袋法 | 第12页 |
·枯落物标记法 | 第12-13页 |
·室内分解培养法 | 第13页 |
·成对小样方法 | 第13页 |
·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死枯体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变化 | 第17-29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的生物量变化 | 第17-18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的有机质含量、TN、TP变化 | 第18-20页 |
·芦苇死枯体分解过程中元素的NAI值变化 | 第20-21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| 第21-23页 |
·死枯体分解速率与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 | 第23-25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死枯体分解中沉积物性质的变化 | 第29-35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沉积物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沉积物pH的变化 | 第31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与沉积物指标间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5-37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 | 第35页 |
·死枯体分解过程中沉积物性质的变化 | 第35-37页 |
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2-44页 |
Abstract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