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--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--协迫生理学论文

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前言第9-21页
   ·盐渍土概述第9页
   ·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第9-15页
     ·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机理第9-10页
     ·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·盐分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0页
       ·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0页
       ·盐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渗透调节作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抗氧化防御系统调节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内源激素的变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耐盐蛋白的诱导第15页
   ·盐生植物的研究概况第15-20页
     ·盐生植物的类型及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生理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·泌盐盐生植物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生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真盐生植物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生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假盐生植物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盐生植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植物的筛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盐生植物在抗盐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盐生植物改良土壤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盐生植物的其他利用价值第19-2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第二章 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及胚根、胚芽生长的影响第21-3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·种子萌发培养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种子发芽相关指标测定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2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2-34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胚根、胚芽生长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胚根生长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胚芽生长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NaCl浓度与指标的相关性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NaCl浓度与指标的相关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种子萌发各指标的相关性第34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4-38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植物胚根、胚芽的影响第36-38页
第三章 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8-5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·植物幼苗培养第38页
     ·幼苗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细胞膜透性的测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脯氨酸(Pro)含量的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4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0-54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2-45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·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脯氨酸(Pro)含量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NaCl浓度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NaCl浓度与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54-58页
     ·相对电导率与植物的抗盐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抗盐性第55页
     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与植物的抗盐性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物的抗盐性第56页
     ·脯氨酸(Pro)含量与植物的抗盐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第57-58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58-60页
   ·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·讨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详细摘要第64-66页
Abstract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干旱胁迫对5个树种生理和叶片超微结构影响
下一篇:芦苇死枯体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与微生物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