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暂予监外执行程序重构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暂予监外执行概述 | 第12-15页 |
第一节 暂予监外执行的涵义及特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的性质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暂予监外执行程序缺陷及原因分析 | 第15-19页 |
第一节 启动主体多元化、审批方式行政化 | 第15页 |
第二节 检察监督缺失 | 第15-19页 |
第三章 暂予监外执行立法范式选择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暂予监外执行启动审判 | 第19-25页 |
一、暂予监外执行启动申请程序 | 第19-20页 |
二、暂予监外执行启动审判程序 | 第20页 |
三、暂予监外执行启动条件的认定 | 第20-24页 |
四、法庭证据采纳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终止审判 | 第25-28页 |
一、生效暂予监外执行裁判的再审 | 第25-26页 |
二、暂予监外执行解除审判 | 第26-28页 |
1. 法定情形下的解除审判 | 第26-28页 |
2.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时的解除程序 | 第28页 |
第三节 采用市判方式的诉讼成本考量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暂予监外执行之执行机制完善 | 第30-44页 |
第一节 执行主体、内容及期限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之适用 | 第32-35页 |
一、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应否计入刑期 | 第32-33页 |
二、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能否适用假释和减刑 | 第33-34页 |
三、规范保证人制度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下的执行系统建设 | 第35-42页 |
一、适用社区矫正 | 第35-37页 |
二、专业管理结构的设立 | 第37-38页 |
三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| 第38-40页 |
四、转变为垂直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| 第40-41页 |
五、单独设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构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执行中的检察监督 | 第42-44页 |
一、重点个案监督 | 第42-43页 |
二、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