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诸子前哲学论文

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5页
引言第15-30页
 一、选题依据第15-19页
 二、概念的引介第19-22页
 三、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第22-24页
 四、国内外研究现状、发展动态综述第24-28页
 五、研究的意义第28-30页
第一章 象其物宜——易象视域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第30-54页
 一、卦象中的建筑意蕴第30-37页
 二、制器尚象——易象语境中的建筑空间营构第37-42页
 三、易象符号与建筑语言构成第42-48页
 四、易象下的建筑象征表达第48-53页
 结语第53-54页
第二章 易数次序与建筑营构第54-80页
 一、易数:宇宙的结构次序第54-57页
 二、易数对建筑建制布局的影响第57-60页
 三、建筑中的易数阴阳意蕴第60-63页
 四、建筑中的易数象征意义第63-66页
 五、建筑构件制式装饰中的易学象数第66-71页
 六、建筑象数中的天道思想体现第71-79页
 结语第79-80页
第三章 建筑:时空合一的宇宙象数模式第80-109页
 一、燮理阴阳五行象数第80-85页
 二、易学象数与建筑的法天则地图式第85-89页
 三、建筑方位布局图式中的阴阳五行第89-97页
 四、河洛象数与建筑的图式构建第97-102页
 五、建筑图式中的象数理法布局第102-107页
 六、天地和合与宇宙秩序—象数空间的模型营构第107-109页
第四章 象数易理与建筑秩序第109-130页
 一、从太极到人极---象数义理与建筑之体用观第109-112页
 二、易学象数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制等级影响第112-117页
 三、中国传统建筑象数方位布局的意义第117-123页
 四、象数方位与传统建筑的诗意安居第123-126页
 五、象数政治神学与建筑伦理第126-128页
 结语第128-130页
第五章 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美学第130-154页
 一、象数天地中的建筑美学意味第130-131页
 二、建筑“简则易从”的艺术追求第131-134页
 三、阴阳和谐、刚柔相济—易学意韵下的建筑时空布局第134-141页
 四、山山水水、妙用无穷的圆道观念第141-145页
 五、“观物取象”的中国建筑美学第145-148页
 六、中和之美的建筑意境第148-152页
 结语第152-154页
第六章 易学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建筑情怀第154-177页
 一、参赞天地——园林建筑法天象地的写意与神韵第154-155页
 二、有我之境---中国古典建筑意象与园林意境第155-159页
 三、形神相宜-境生象外的精神寄托第159-166页
 四、无我之境—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理想境界第166-175页
 结语第175-177页
结语第177-179页
参考文献第179-184页
致谢第184-18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86-187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7页

论文共1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用能优化研究
下一篇:弹性管束流体诱导振动及换热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