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·发光概述 | 第9-11页 |
·固体发光 | 第9-11页 |
·纳米材料 | 第11-13页 |
·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| 第11-12页 |
·纳米材料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·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| 第13-17页 |
·概述 | 第13页 |
·发光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4-17页 |
·生物大分子辅助合成多种形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2页 |
·使用DNA为模板制备系列纳米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使用氨基酸为模板制备系列纳米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使用细菌为模板制备纳米结构材料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仪器、试剂及表征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3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3-24页 |
·表征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4页 |
·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24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 | 第24页 |
·荧光光谱分析 | 第24页 |
·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(FESEM)分析 | 第24页 |
·N_2吸附-脱附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LnF_3(Ln=Y,La)介孔纳米球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| 第25-36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YF_3:Tb~(3+)介孔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5-31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26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·LaF_3:Yb~(3+),Er~(3+)多孔纳米球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31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31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LnPO_4(Ln=La,Ce)介孔纳米棒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CePO_4:Tb~(3+)介孔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6-41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37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·LaPO_4:Yb~(3+),Er~(3+)介孔纳米棒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41-44页 |
·LaPO_4:Yb~(3+),Er~(3+)介孔纳米棒制备过程 | 第41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41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NaGdF_4:Ln~(3+)(Ln=Eu和Tb)蝴蝶结形纳米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| 第44-57页 |
·引言 | 第44页 |
·NaGdF_4:Eu~(3+)蝴蝶结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4-51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44-45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45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页 |
·NaGdF_4:Tb~(3+)蝴蝶结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1-57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2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NaYF_4:Eu~(3+)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| 第57-62页 |
·引言 | 第57页 |
·NaYF_4:Eu~(3+)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7-62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8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七章 CuS纳米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| 第62-66页 |
·引言 | 第62页 |
·CuS纳米束的制备及表征 | 第62-66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62-63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63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