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水链霉菌5008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初步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词表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背景介绍 | 第8-14页 |
·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简介 | 第8-9页 |
·吸水链霉菌5008 | 第9-14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4-27页 |
·菌株 | 第14页 |
·质粒及载体 | 第14-16页 |
·PCR扩增引物和PCR验证引物 | 第16-19页 |
·培养基及化学试剂 | 第19-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7页 |
·链霉菌培养及菌种保藏 | 第21页 |
·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| 第21-22页 |
·链霉菌总DNA的少量快速提取 | 第22页 |
·链霉菌总DNA的大量提取 | 第22-23页 |
·DNA片段的回收 | 第23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质粒DNA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| 第23页 |
·跨属转移质粒DNA的构建 | 第23-24页 |
·两亲本杂交介导的质粒DNA的跨属转移 | 第24-25页 |
·菌落 PCR | 第25页 |
·双交换基因敲除菌株的筛选 | 第25页 |
·Southern blot | 第25-26页 |
·生物活性检测 | 第26页 |
·野生型菌株5008甲醇提取液的HPLC分析 | 第26页 |
·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1页 |
·同源臂的克隆及酶切验证 | 第27-28页 |
·左右臂的连接及验证 | 第28页 |
·接合转移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| 第28-30页 |
·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及验证 | 第30-35页 |
·突变型菌株的单交换验证 | 第30-31页 |
·基因敲除菌株的PCR验证 | 第31-35页 |
·基因敲除菌株的Southern blot验证 | 第35-36页 |
·野生型菌株和突变型菌株的表型比较 | 第36-41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6页 |
附1: 本文所使用的试剂及仪器 | 第43-44页 |
附2: PCR扩增及双酶切的体系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