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极移预测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5-29页 |
| ·极移的主要时间尺度分量及其激发源 | 第15-18页 |
| ·长趋势极移变化及其激发源 | 第15页 |
| ·长周期项及其激发源 | 第15-16页 |
| ·Chandler摆动 | 第16页 |
| ·季节性摆动 | 第16-17页 |
| ·高频极移 | 第17-18页 |
| ·极移测定及本文实验数据来源 | 第18-21页 |
| ·极移的观测手段 | 第18-19页 |
| ·本文实验数据来源 | 第19-21页 |
| ·极移预测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7页 |
| ·最小二乘外推法 | 第21-22页 |
| ·LS与AR组合模型 | 第22-24页 |
| ·LS与ANN组合模型 | 第24-26页 |
| ·引入物理激发因素的数学建模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极移预测结果的质量评价标准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最小二乘外推与ARIMA(P,1,0)组合模型在极移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| 第29-34页 |
| ·引言 | 第29页 |
| ·最小二乘外推与ARIMA组合模型 | 第29-32页 |
| ·实验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加权最小二乘与AR组合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 | 第34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34页 |
| ·方法概述 | 第34-36页 |
| ·WLS模型建模 | 第34-35页 |
| ·权矩阵的选取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设计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五章 基于钱德勒参数时变修正的CLS+AR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 | 第41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41页 |
| ·模型综述 | 第41-44页 |
| ·LS模型建立 | 第41-43页 |
| ·CLS模型建立 | 第43-44页 |
| ·模型的验证和比较 | 第44-48页 |
| ·与LS+AR模型及基于AW、CW参数同时修正的LS+AR模型比较 | 第44-46页 |
| ·与Schuh预测结果比较 | 第46-47页 |
| ·与EOP PCC预测结果比较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六章 引入大气角动量对极移进行预报 | 第49-58页 |
| 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| ·预测模型概述 | 第50-51页 |
| ·实验设计与分析 | 第51-57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1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| 第58-59页 |
| 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