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刺沟矿综采工作面煤柱稳定性分析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2页 |
| ·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| ·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| ·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·巷道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| ·护巷煤柱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目标 | 第20-2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| 2 矿区地质概况与地质力学评价 | 第22-35页 |
| ·井田概况 | 第22-24页 |
| ·位置与交通 | 第22-23页 |
| ·自然地理 | 第23页 |
| ·气象、地震 | 第23-24页 |
| ·井田地质特征 | 第24-28页 |
| ·地层、地质构造 | 第24页 |
| ·瓦斯、煤尘及煤层自然发火情况 | 第24-26页 |
| ·水文地质情况 | 第26页 |
| ·井田含煤地层 | 第26页 |
| ·煤层 | 第26-28页 |
| ·6上煤105-1 工作面概况 | 第28-31页 |
| ·工作面概况 | 第28-30页 |
| ·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| 第30页 |
| ·地质构造情况 | 第30-31页 |
| ·井田地质力学评估 | 第31-34页 |
| ·区域构造应力状态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现今地应力测量 | 第33-34页 |
| ·地质力学评估 | 第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3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及岩层探测 | 第35-47页 |
| ·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 | 第35-40页 |
| ·松动圈测试原理 | 第35-37页 |
| ·6_上105-1 工作面顺槽围岩松动圈测试 | 第37-40页 |
| ·围岩结构探测 | 第40-46页 |
| ·围岩探测概述 | 第40-41页 |
| ·探测地点及测孔布置 | 第41-42页 |
| ·探测结果分析 | 第42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4 采场围岩应力分析 | 第47-56页 |
| ·采场周围支承应力分布 | 第47-48页 |
| ·采场围岩应力数值分析 | 第48-55页 |
| ·数值分析内容及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·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模拟 | 第50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5 区段护巷煤柱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 | 第56-70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的理论分析 | 第56-63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| 第56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应力布 | 第56-59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稳定的基本条件 | 第59-63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的数值分析 | 第63-69页 |
| ·数值分析内容 | 第63-64页 |
| ·区段护巷煤柱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4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6 6_上105-1 工作面胶运顺槽支护设计 | 第70-86页 |
| ·回采巷道地质条件及现有支护设计 | 第70-71页 |
| ·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| 第71-72页 |
| ·6_上105-1 工作面胶运顺槽支护方案设计 | 第72-73页 |
| ·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方案模拟分析 | 第73-79页 |
| ·数值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案 | 第73-74页 |
| ·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4-79页 |
| ·6_上105-1 工作面胶运顺槽支护设计 | 第79-82页 |
| ·巷道矿压及煤柱应力监测方案 | 第82-84页 |
| ·巷道矿压监测方案 | 第82-84页 |
| ·煤柱应力监测方案 | 第84页 |
| ·本章小论 | 第84-86页 |
| 7 结论 | 第86-88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86-87页 |
| ·展望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91-93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