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中小企业应用电子交易市场的绩效决定因子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8-38页 |
| ·电子交易市场 | 第18-25页 |
| ·电子交易市场的定义 | 第18-20页 |
| ·电子交易市场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·电子交易市场的分类及特征 | 第21-24页 |
| ·电子交易市场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| ·中小企业 | 第25-27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 | 第25-27页 |
| ·中小企业应用电子交易市场的意义 | 第27页 |
| ·结构方程模型 | 第27-35页 |
| ·结构方程方法综述 | 第27-34页 |
| ·AMOS 应用软件的说明 | 第34-35页 |
| ·SPSS 应用软件说明 | 第35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3章 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 | 第38-55页 |
| ·理论架构的基本潜在变量 | 第38-44页 |
| ·理论模型潜在变量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| ·潜在变量的八组对应关系 | 第39-44页 |
| ·建模方法的选择 | 第44-50页 |
| ·对主成分分析法的考量 | 第44-45页 |
| ·对因子分析法的考量 | 第45-50页 |
| ·对结构方程方法的选择 | 第50页 |
| ·调查方法和调查问卷设计 | 第50-54页 |
| ·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| ·样本规模的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4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| 第55-66页 |
| ·问卷的具体设计工作 | 第55-57页 |
| ·问卷设计 | 第55-57页 |
| ·问卷前测 | 第57页 |
| ·实证研究数据的收集 | 第57-61页 |
| ·问卷发放方式 | 第58-60页 |
| ·问卷回收情况 | 第60-61页 |
| ·回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61-65页 |
| ·数据的信度分析 | 第61-64页 |
| ·数据的效度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5章 模型运行和结果分析 | 第66-84页 |
| ·模型的设定 | 第66-70页 |
| ·模型识别 | 第70-72页 |
| ·模型参数的估计 | 第72-77页 |
| ·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| 第72页 |
| ·标准化系数 | 第72-74页 |
| ·参数估计结果的输出 | 第74-77页 |
| ·模型运行结果评价 | 第77-81页 |
| ·对路径系数和载荷系数显著性的评价 | 第77页 |
| ·模型整体拟合情况的评价 | 第77-81页 |
| ·对模型含义的解释 | 第81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| 结论 | 第84-86页 |
| 附录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5-96页 |
| 致谢 | 第96-9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