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主要意义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FDI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7-29页 |
·FDI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FDI 的基本概念 | 第17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9-29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 | 第19-20页 |
·汇率变动与FDI 两战略动机 | 第20-22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 | 第22-24页 |
·FDI 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选择与两战略动机 | 第24-25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的区域差异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FDI 两战略动机的理论与实证 | 第29-46页 |
·考虑汇率因素的CES 生产函数FDI 两战略动机模型 | 第29-35页 |
·问题引出 | 第29-30页 |
·考虑汇率因素的CES 生产函数FDI 两战略动机模型构建 | 第30-33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模型的实证 | 第33-34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模型实证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实证 | 第35-44页 |
·问题引出 | 第35-36页 |
·人民币实际汇率与FDI 流入关系模型 | 第36页 |
·人民币实际汇率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实证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人民币实际汇率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回归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理论与实证 | 第46-67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因子分析 | 第46-56页 |
·问题引出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因子指标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的因子分析 | 第48-54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影响因子分析结果阐释 | 第54-56页 |
·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FDI 跨国并购两战略动机 | 第56-6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57页 |
·基于跨国并购的FDI 两战略动机模型 | 第57-63页 |
·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 | 第63-64页 |
·扩展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我国FDI 企业出口地理方向选择与两战略动机的实证 | 第67-8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67-68页 |
·我国FDI 企业出口地理方向选择 | 第68-71页 |
·我国FDI 企业出口地理方向选择的实证 | 第71-79页 |
·FDI 企业出口地理方向选择的协整关系 | 第71-73页 |
·FDI 企业出口地理方向选择的脉冲响应分析 | 第73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六章 两战略动机视角下我国吸引FDI 区域差异策略分析 | 第81-99页 |
·基于两战略动机的我国东、中、西部FDI 差异实证分析 | 第81-9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1-83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在我东、中、西部的区域性差异 | 第83-85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85-92页 |
·我国吸引FDI 区域差异策略分析——以广西为例 | 第92-98页 |
·FDI 对广西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 | 第92-94页 |
·我国吸引FDI 区域差异策略的比较 | 第94-97页 |
·我国吸引FDI 区域差异策略的原因 | 第97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七章 FDI 两战略动机带来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| 第99-112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带来的问题 | 第99-105页 |
·FDI 市场导向战略动机导致垄断 | 第99-101页 |
·FDI 成本战略动机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和破坏 | 第101-102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加重我国产业发展的失衡 | 第102-104页 |
·FDI 两战略动机加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 | 第104-105页 |
·我国应对FDI 两战略动机带来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| 第105-110页 |
·优化利用FDI 结构以及调整引导FDI 两战略动机 | 第105-106页 |
·完善我国利用FDI 两战略动机相关法律法规 | 第106-108页 |
·加强我国FDI 企业的环境规制 | 第108-109页 |
·协调各地区FDI 经济的平衡增长和发展 | 第109-110页 |
·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第八章 结束语 | 第112-115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12-11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13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4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论文 | 第124-125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完成的相关科研课题 | 第125-126页 |
附录 | 第126-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