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前言 | 第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·关于学习适应的研究 | 第9-12页 |
·学习适应概念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·国外有关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有关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有关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焦点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有关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成就目标取向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渊源 | 第15页 |
·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概念与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成就目标理论的分类及实证研究 | 第16-17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17-18页 |
·高中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思考 | 第17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8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8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8页 |
3 研究构思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·测量工具 | 第18-19页 |
·学习适应性测验 | 第18-19页 |
·自编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| 第19页 |
·四分成就目标取向量表 | 第1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9页 |
4 研究一 | 第19-30页 |
·问卷的初步结构构想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·预试问卷的编制 | 第20页 |
·实施方法与程序 | 第20-2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项目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因素分析的适当性 | 第22-23页 |
·项目筛选 | 第23-24页 |
·高中生初测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24-25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24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目的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讨论 | 第29-30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29页 |
·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性别差异 | 第29页 |
·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年级差异 | 第29-30页 |
5 研究二 | 第30-42页 |
·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研究 | 第30-33页 |
·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 | 第30-32页 |
·高中生各年级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的等级分布情况 | 第32页 |
·高中生各年级在学习适应性水平各内容量表不良率的分布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、成就目标取向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·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、成就目标取向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| 第33-35页 |
·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、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习适应性回归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成就目标取向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习适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| 第36-39页 |
·讨论 | 第39-42页 |
·关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的分析 | 第39页 |
·高中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总测及其分测不良率总体分布情况 | 第39-40页 |
·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、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的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| 第41-42页 |
6 对策与建议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培养 | 第42页 |
·树立正确的成就目标取向,正确对待学习 | 第42-43页 |
·因材施教,对于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| 第43页 |
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问卷的使用方面 | 第43页 |
·研究方法方面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 | 第44页 |
8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2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