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点源污染对潘一矿采煤塌陷区水污染贡献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2-13页 |
附表清单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非点源污染概述 | 第15-18页 |
·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非点源污染研究国、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·国内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国外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内容、意义及其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26-28页 |
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8-32页 |
·淮南市总体概况 | 第28-30页 |
·淮南市2010年自然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| 第28页 |
·淮南市地质地貌 | 第28-29页 |
·淮南市2010年气候概况 | 第29页 |
·淮南市2010年环境保护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潘一矿矿区概况 | 第30-32页 |
3 AnnAGNPS模型在潘一矿区的具体应用 | 第32-52页 |
·非点源模型的一般结构 | 第32页 |
·AnnAGNPS模型介绍 | 第32-33页 |
·AnnAGNPS模型的机理 | 第33-36页 |
·模型的假设 | 第33页 |
·径流量处理 | 第33-34页 |
·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| 第34-35页 |
·DEM的获取 | 第35-36页 |
·AnnAGNPS模型数据准备 | 第36-40页 |
·模型在潘一矿区的具体应用 | 第40-46页 |
·非点源污染对塌陷水域水污染贡献研究 | 第46-51页 |
·2005-2010年降雨量的模拟 | 第46-47页 |
·2010年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4 潘一矿塌陷区土壤侵蚀估算 | 第52-58页 |
·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| 第52-55页 |
·土壤侵蚀估算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潘一矿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塌陷区的贡献研究 | 第58-69页 |
·塌陷区水域水环境污染物容量 | 第58-62页 |
·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| 第58-59页 |
·塌陷区水域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| 第59-62页 |
·潘一矿塌陷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概况 | 第62页 |
·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塌陷区的贡献研究 | 第62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·结论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作者简介及其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