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变频空调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变频空调的优点与发展方向 | 第13-14页 |
| ·变频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180度正弦波控制技术 | 第14页 |
| ·模糊控制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无位置传感器定位技术 | 第15-16页 |
| ·基于IRMCF341的室外单芯片控制解决方案 | 第16页 |
| ·论文主要内容与任务 | 第16-18页 |
| 2 直流变频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8-26页 |
| ·变频空调系统构成 | 第18-20页 |
| ·家用空调器三大系统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变频控制系统 | 第19-20页 |
| ·变频空调主要外围设备 | 第20-26页 |
| ·直流风机 | 第20-22页 |
| ·电子膨胀阀 | 第22-24页 |
| ·直流变频压缩机 | 第24-26页 |
| 3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控制 | 第26-40页 |
| ·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分类 | 第26-27页 |
| ·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7-33页 |
| ·三相静止坐标系 | 第27-29页 |
| ·静止三相坐标系(abc)到两相静止坐标系(α-β)变换 | 第29-31页 |
| ·两相静止坐标系(α-β)到两相旋转坐标系(d-q)变换 | 第31-32页 |
| ·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方程 | 第32-33页 |
| ·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及SVPWM生成 | 第33-40页 |
| ·基于IRMCF341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| 第33-35页 |
| ·SVPWM实现 | 第35-40页 |
| 4 基于IRMCF34 1的变频空调控制器软、硬件设计 | 第40-60页 |
| ·IRMCF341介绍 | 第40-42页 |
| ·室内电控主要单元的硬件设计 | 第42-46页 |
| ·室内控制芯片复位电路 | 第42-43页 |
| ·室内控制单元 | 第43-45页 |
| ·室内、外通讯回路 | 第45-46页 |
| ·室外电控主要单元的硬件设计 | 第46-54页 |
| ·室外电控电源回路 | 第46-47页 |
| ·开关电源回路 | 第47-49页 |
| ·室外主控制电路 | 第49-51页 |
| ·压缩机驱动电路 | 第51-53页 |
| ·直流风机控制电路 | 第53页 |
| ·四通阀及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 | 第53-54页 |
| ·系统软件流程图设计 | 第54-60页 |
| ·系统主控程序流程图 | 第54-56页 |
| ·MCE运行模块软件流程图 | 第56页 |
| ·室内、外通讯软件流程图 | 第56-58页 |
| ·直流风机转速控制流程图 | 第58-60页 |
|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0-68页 |
| ·基于IRMCF开发过程与变频空调控制器平台 | 第60-62页 |
| ·基于IRMCF341芯片的开发过程 | 第60-61页 |
| ·变频空调控制器平台 | 第61-62页 |
| ·压缩机启动 | 第62-65页 |
| ·压缩机的启动过程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·两种压缩机启动方式及波形比较 | 第64-65页 |
| ·压缩机运行时的电压电流波形 | 第65-68页 |
| 6 结论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