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7页 |
·芽孢杆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9页 |
·利用芽孢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宿主菌 | 第10-11页 |
·芽孢杆菌作为表达宿主的优势 | 第10页 |
·Bacillus subtilis作为表达宿主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Bacillus megaterium作为表达宿主的研究进展 | 第11页 |
·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质粒载体 | 第11-12页 |
·噬菌体 | 第12页 |
·染色体整合载体 | 第12-13页 |
·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 | 第13-15页 |
·芽孢杆菌的σ因子和启动子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常用于质粒载体的启动子 | 第14-15页 |
·外源蛋白的分泌表达 | 第15-19页 |
·蛋白分泌机理 | 第15-16页 |
·信号肽和信号肽酶 | 第16-18页 |
·蛋白质的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8-19页 |
·影响蛋白分泌的因素和分泌瓶颈 | 第19页 |
·启动子克隆的方法 | 第19-24页 |
·利用启动子探针载体筛选启动子 | 第19-20页 |
·利用PCR技术克隆启动子 | 第20-24页 |
·反向PCR | 第20页 |
·连接介导的PCR | 第20-22页 |
·特异引物PCR | 第22-24页 |
·立题背景及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4-27页 |
·立题背景 | 第24-25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7页 |
·材料 | 第27-30页 |
·菌种与质粒 | 第27页 |
·主要药品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用培养基 | 第29页 |
·缓冲液 | 第29-30页 |
·序列分析软件 | 第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7页 |
·菌株鉴定 | 第30-31页 |
·菌落形态观察 | 第30页 |
·菌体形态观察 | 第30页 |
·生理生化鉴定——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 | 第30页 |
·16SrDNA序列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基因操作 | 第31-33页 |
·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1页 |
·电泳及割胶回收 | 第31页 |
·连接反应与T-A克隆 | 第31-32页 |
·电转化 | 第32页 |
·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| 第32-33页 |
·酶切: | 第33页 |
·蛋白质相关操作 | 第33-37页 |
·SDS-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| 第33-34页 |
·蛋白转膜 | 第34-35页 |
·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| 第35-37页 |
3 结果 | 第37-55页 |
·菌株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菌株RF3、RF5和JK1的形态特征 | 第37页 |
·Biolog鉴定结果 | 第37页 |
·16S rDNA序列比对 | 第37-38页 |
·Bacillus sp.JK1的胞外蛋白转膜测序 | 第38-39页 |
·Bacillus sp.JK1的胞外蛋白分析 | 第38页 |
·蛋白N端测序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Bacillussp.JK1的胞外蛋白P2上下游序列的克隆 | 第39-55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39页 |
·上游片段克隆 | 第39-41页 |
·上游片段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41-49页 |
·下游片段克隆 | 第49-50页 |
·下游片段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osmY完整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| 第52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9页 |
·菌种鉴定 | 第55-56页 |
·简并引物对RSD-PCR结果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退火温度对RSD-PCR结果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通用引物对RSD-PCR结果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