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刑法中的占有和非法占有 | 第12-13页 |
一、占有和非法占有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二、占有和非法占有的构成要素 | 第13页 |
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界定 | 第13-16页 |
一、我国学界关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观点 | 第13-14页 |
二、对学界关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观点的评析 | 第14-15页 |
三、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构成要素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界定的论证 | 第16-20页 |
一、符合刑法中占有和非法占有的应有含义 | 第16-18页 |
二、符合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性质 | 第18页 |
三、适应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| 第20-26页 |
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之概念与特征 | 第21-22页 |
一、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之概念 | 第21页 |
二、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之特征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之确定 | 第22-26页 |
一、事前非法占有目的 | 第22-23页 |
二、事中非法占有目的 | 第23-24页 |
三、事后非法占有目的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我国现有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规范之梳理 | 第26-32页 |
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规范依据及其评析 | 第26-31页 |
一、《96 解释》中关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规定及评析 | 第26-28页 |
二、《纪要》中关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规定及评析 | 第28-29页 |
三、《解释》中关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规定及评析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规范认定的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具体个案中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及其问题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认定 | 第34-36页 |
一、主观要素 | 第34页 |
二、行为要素 | 第34-35页 |
三、结果要素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| 第36-42页 |
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与财产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协调 | 第36-39页 |
第二节 重新认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