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学说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国外的主要学说 | 第12-14页 |
一、大陆法系的主要学说 | 第12-13页 |
二、英美法系的主要学说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我国国内的主要学说 | 第14-19页 |
一、我国国内的主要学说 | 第14-16页 |
二、对国内主要学说的辨析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分析 | 第19-25页 |
一、心理学分析 | 第19-20页 |
二、刑法学分析 | 第20-21页 |
三、本身属性分析 | 第21-25页 |
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| 第25-27页 |
一、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控制的意图 | 第25-26页 |
二、非法控制或支配他人财物的意图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的状况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状况 | 第27-31页 |
一、立法规范不统一 | 第29-30页 |
二、司法解释不完善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状况 | 第31-36页 |
一、对“非法占有目的”理解的不统一 | 第32-34页 |
二、忽视了主观因素的合理性 | 第34页 |
三、“内心确信”的标准不尽一致 | 第34-35页 |
四、现行刑事诉讼模式对刑事推定适用的限制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完善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立法完善的司法需求 | 第36-37页 |
一、以刑事推定为主要进路 | 第36-37页 |
二、综合考量推定的基础事实 | 第37页 |
第二节 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| 第37-39页 |
一、确定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规范形式 | 第37-38页 |
二、规范和统一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和司法解释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强化和完善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的配套措施 | 第39-43页 |
一、证明标准加上“排除合理怀疑” | 第39-40页 |
二、对怀疑的合理性设定明确的标准 | 第40页 |
三、在推定的论证方法上,从关注“证实”到强化“证伪” | 第40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