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--公安管理法令论文

对我国袭警事件的法理分析

摘要第1-3页
英文摘要第3-7页
引言第7-10页
 (一)袭警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公然挑战和损害第8页
 (二)袭警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,降低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第8-10页
第一章 袭警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第10-30页
 一、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,是导致袭警事件高发的社会根源第11-14页
  (一)公权无限扩张,导致社会不公,产生诸多社会矛盾,积淀成不增多的暴力袭警事件的社会基础第12-13页
  (二)工作特点使人民警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矛盾的冲击,从而成为被袭击的对象第13-14页
 二、警察队伍自身存在众多不足,是袭警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第14-26页
  (一)警务活动缺乏完备的保障机制,促使了袭警事件频发第14-21页
   1、警务活动的立法保障不够完善第14-15页
   2、警务活动的物质技术保障水平明显偏低第15-20页
   3、警务活动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第20-21页
  (二)公安队伍自身的不足,引发警民失谐,诱发袭警事件第21-25页
   1、公安机关的越权活动招致公众不满第22-23页
   2、警察执法不规范激化了警民矛盾第23-24页
   3、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"自毁形象",让群众失望第24-25页
  (三)对违法犯罪苗头打击不严,客观上也助长了部分袭警事件第25-26页
 三、社会教育不够,部分群众认识出现偏差,也是袭警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第26-30页
  (一)社会教育不够,个别执法对象素质低下,是袭警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第26-28页
  (二)舆论的失衡报道,使群众对警察的认识产生偏差,加剧了群众对警察的不信任第28-30页
第二章 倡导法治、促进社会和谐杜绝袭警事件发生的社会根源第30-38页
 一、依法治国,为社会和谐奠立基础,化解公权与私权的矛盾冲突第30-32页
 二、重塑有利于和谐的理念,确保社会稳定第32-38页
  (一)重塑诚信的道德理念,奠定和谐的社会基础第32-33页
  (二)更新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理念,促进社会和谐第33-38页
   1、树立人权尊严的法治理念第33-34页
   2、加强权利本位的法律理念第34-35页
   3、强化国家责任的理念第35-36页
   4、加强权力制约,培养执法者的程序意识第36-38页
第三章 预防袭警事件发生的具体措施第38-54页
 一、完善法律规定,提高袭警行为的成本,依法打击和惩处袭警行为第38-42页
  (一)当前的立法建议第39-40页
  (二)增设袭警罪的构想第40-42页
 二、深化公安机关的体制改革,依法治警,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第42-51页
  (一)严格界定警务范围,限制非警务活动第42页
  (二)确立执法为民的信念,真正做到亲民、爱民第42-43页
  (三)建立警务活动的保障机制以及快速反应机制第43-45页
   1、规范警务,讲究接处警方法第43-44页
   2、加强区域协作,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第44页
   3、建立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第44-45页
  (四)建立公安机关自身科学、合理的评价体系第45-47页
  (五)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第47页
  (六)加强对警察腐败的预防和控制第47-49页
  (七)提高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49-51页
 三、加强社会教育,提高民众素质,让民众重新建立起对警察的信任第51-54页
  (一)培养公民正确的民主观念和法治意识第51-52页
  (二)加强社会教育,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,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第52-54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54-57页
后记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玻璃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及其装置的研制
下一篇:再入体变质心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