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1 昆虫病原真菌研究综述 | 第11-28页 |
1.1 应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害虫简史 | 第11-12页 |
1.1.1 探索时期 | 第11-12页 |
1.1.2 调整时期 | 第12页 |
1.1.3 迅速发展时期 | 第12页 |
1.2 金龟子类的昆虫病原真菌研究概况 | 第12-28页 |
1.2.1 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简介 | 第12-15页 |
1.2.2 金龟子类昆虫病原真菌研究 | 第15-28页 |
2 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病原真菌的分离 | 第28-37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4页 |
2.2.1 从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和土壤中分离出的昆虫病原真菌 | 第30-34页 |
2.2.2 土壤中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密度与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感病率的关系 | 第34页 |
2.3 讨论 | 第34-37页 |
3 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病原真菌的筛选 | 第37-4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4页 |
3.2.1 初级筛选结果 | 第38-41页 |
3.2.2 2级筛选结果 | 第41-42页 |
3.2.3 3级筛选结果 | 第42-44页 |
3.3 讨论 | 第44-45页 |
4 ASMa-9802菌株对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的寄主专化性 | 第45-51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2.1 ASMa-9802菌株对不同种金龟子的杀虫活性 | 第46页 |
4.2.2 虫体浸渍法接种实验 | 第46-47页 |
4.2.3 注射法接种实验 | 第47-49页 |
4.2.4 虫体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49页 |
4.2.5 类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 讨论 | 第50-51页 |
5 ASMa-9802菌株与化学农药的相容性 | 第51-58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3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2.1 在培养基中杀虫剂对ASMa-9802菌株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5.2.2 在土壤中杀虫剂对ASMa-9802菌株的影响 | 第54页 |
5.2.3 杀菌剂对ASMa-9802菌株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2.4 除草剂对ASMa-9802菌株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.5 UV对ASMa-9802菌株致病力的影响 | 第56页 |
5.3 讨论 | 第56-58页 |
6 ASMa-9802菌株与杀虫剂混用的增效作用 | 第58-70页 |
6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8-60页 |
6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8页 |
6.2.1 ASMa-9802菌株与杀虫剂混用的增效作用 | 第60-65页 |
6.2.2 ASMa-9802菌株与杀螟硫磷混用对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1龄幼虫摄食量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6.2.3 ASMa-9802菌株与杀虫剂混用的野外防治效果 | 第66-68页 |
6.3 讨论 | 第68-70页 |
7 绿僵菌与杀虫剂混用产生增效作用的机理 | 第70-86页 |
7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1-73页 |
7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3-83页 |
7.2.1 在各种胁迫条件下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对绿僵菌的敏感性的变化 | 第73-77页 |
7.2.2 胁迫作用时间与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对绿僵菌敏感性的关系 | 第77-78页 |
7.2.3 在轻度胁迫条件下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对绿僵菌的敏感性 | 第78页 |
7.2.4 杀螟硫磷对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3龄幼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7.2.5 低剂量的杀螟硫磷对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3龄幼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7.2.6 杀螟硫磷和ASMa-9802菌株对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81页 |
7.2.7 ASMa-9802菌株与杀螟硫磷混用对1龄幼虫表皮分生孢子附着量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7.2.8 幼虫在土壤中运动时造成的分生孢子脱落 | 第83页 |
7.3 讨论 | 第83-86页 |
8 结论与建议 | 第86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