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勘探论文--地震勘探论文

辽河盆地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1 绪论第9-30页
   ·辽河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第9-11页
   ·辽河油田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第11-13页
   ·论文选题的背景第13-17页
     ·辽河坳陷勘探历程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常规三维地震采集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第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东部油田的勘探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、外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物探市场的发展趋势第19-20页
   ·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-26页
     ·观测系统优化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精细表层调查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·最佳岩性组合激发技术第23-25页
     ·降低环境噪声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·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工作量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成果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创新点第28-30页
2 精细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第30-39页
   ·地震分辨率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地震分辨率的定义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垂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第32-33页
   ·分辨率和信噪比与带宽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·地震信号在地层中的衰减规律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岩石吸收衰减参数定义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辽河盆地的频率吸收地质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·噪音与分辨率第37-38页
 小结第38-39页
3 精细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第39-53页
   ·采集参数论证及优化第39-44页
     ·纵向分辨率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横向分辨率第40页
     ·最大炮检距的优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·道距的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偏移距的优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覆盖次数优化第44页
   ·观测系统优化第44-52页
     ·基于真正的3D模型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观测系统属性优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·面元尺寸优化第48-52页
 小结第52-53页
4 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第53-61页
   ·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·寻找最佳激发岩性第54-56页
   ·单、双井微测井调查潜水面深度第56-60页
 小结第60-61页
5 激发和接收参数优化第61-101页
   ·激发参数优化第61-79页
     ·激发井深的优化第61-70页
     ·激发药型和药量优化第70-79页
   ·接收参数优化第79-100页
     ·检波器类型优选第80-90页
     ·检波器组合第90-100页
 小结第100-101页
6 应用效果分析第101-131页
   ·辽河坳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综述第101-102页
   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大民屯凹陷实际应用第102-116页
     ·大民屯凹陷勘探概况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要完成的地质任务和采集要求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以往三维地震采集情况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地震地质条件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以往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采取的主要技术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应用效果分析第110-116页
   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西部凹陷实际应用第116-130页
     ·西部凹陷勘探概况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精细三维工作量部署第117页
     ·地质任务和采集要求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主要采集参数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宽方位采集几项关键技术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·应用效果第124-130页
 小结第130-131页
7 结束语第131-134页
   ·对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认识第131-132页
   ·辽河坳陷精细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方向第132-134页
致谢第134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庆高速公路融资模式研究
下一篇: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