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概述 | 第7-15页 |
(一)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概念和起源 | 第7-9页 |
(二) 股东派生诉讼的特征和法理基础 | 第9-15页 |
二、股东派生诉讼与相关诉讼制度之比较 | 第15-19页 |
(一)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 | 第15-17页 |
(二) 股东派生诉讼与债权人代位权诉讼 | 第17-19页 |
三、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当事人问题 | 第19-31页 |
(一) 原告的资格问题 | 第19-23页 |
1、持股时间限制 | 第19-20页 |
2、持股数量的限制 | 第20-22页 |
3、被诉行为发生时股东身份的限制 | 第22页 |
4、代表的公正性——“净手原则”的适用 | 第22-23页 |
(二) 被告 | 第23-25页 |
1、被告的主体范围 | 第23-24页 |
2、被告的可诉行为范围 | 第24-25页 |
(三) 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| 第25-30页 |
(四) 其他股东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| 第30-31页 |
四、股东派生诉讼的制衡机制 | 第31-37页 |
(一) 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 | 第31-34页 |
1、相关国家和地区关于前置程序的具体规定 | 第31-32页 |
2、请求处理的机关 | 第32-33页 |
3、前置程序的免除 | 第33-34页 |
(二) 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费用担保 | 第34-37页 |
五、股东派生诉讼的法律后果 | 第37-42页 |
(一) 原告股东胜诉的补偿 | 第37-38页 |
(二) 原告股东败诉的责任 | 第38-40页 |
1、对公司的责任 | 第38-39页 |
2、对被告董事等人的责任 | 第39-40页 |
(三) 和解与撤诉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5页 |
参考书目 | 第45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