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导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机构设置与运作机制 | 第15-31页 |
第一节 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机构设置 | 第15-17页 |
一、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成立背景 | 第15-17页 |
二、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机构设置 | 第17页 |
第二节 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机制 | 第17-19页 |
一、跨部门联办运行机制的产生 | 第17-18页 |
二、跨部门联办机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特点 | 第19-31页 |
一、打破条块体制限制,弥合部门职权分割 | 第19-20页 |
二、构建三级联动网络,创新绩效考评管理 | 第20-21页 |
三、组建社会管理中心,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| 第21-26页 |
四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搭建电子政务框架 | 第26-31页 |
第二章 北京市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成效分析 | 第31-44页 |
第一节 政府制度运作成效分析 | 第31-37页 |
一、适应政府变革与再造之趋势 | 第31-34页 |
二、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| 第34-36页 |
三、重塑政府工作流程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政府管理运作成效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一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| 第37-38页 |
二、打造透明廉政服务型政府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电子政务运作成效分析 | 第39-44页 |
一、创新并联审批应用系统 | 第39-41页 |
二、增设效能监督系统 | 第41-44页 |
第三章 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4-52页 |
第一节 从政治途径分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8页 |
一、机构设置的迷惑 | 第44-45页 |
二、权力匮乏的尴尬 | 第45-46页 |
三、未来走向的不明朗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从管理途径分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一、人员“双重管理”的困境 | 第48-49页 |
二、电子政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| 第49页 |
第三节 从法律途径分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2页 |
一、缺乏法律依据 | 第49-50页 |
二、定位混乱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路径 | 第52-61页 |
第一节 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的政治发展路径 | 第52-54页 |
一、核心在于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| 第52-53页 |
二、明确行政服务中心职能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的法律发展路径 | 第54-58页 |
一、宪法有关国家机构的规定 | 第55页 |
二、法律中关于行政组织的规定 | 第55-56页 |
三、行政法规中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定 | 第56-57页 |
四、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定 | 第57页 |
五、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中有关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定 | 第57页 |
六、地方政府规章中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有关规定 | 第57-58页 |
七、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发布的“三定”规定 | 第58页 |
第三节 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发展路径 | 第58-61页 |
一、改善人员“双重管理” | 第58-59页 |
二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 | 第59-60页 |
三、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