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刑法论文

论原因自由行为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前言第11-12页
一、原因自由行为概说第12-20页
 (一) 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第12-16页
  1. 德国学者的观点第12页
  2. 日本学者的观点第12页
  3. 我国学者的观点第12-16页
 (二) 原因自由行为的历史沿革第16-18页
 (三) 原因自由行为的结构特征第18-20页
  1. 行为人存在自陷精神障碍的行为第18-19页
  2. 行为人陷于精神障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第19页
  3. 责任能力与危害行为的分离性第19页
  4. 精神障碍状态的暂时性第19-20页
  5. 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完全性第20页
二、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第20-33页
 (一) 当前有关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理论第20-25页
  1. 原因前置理论第20-21页
  2. 间接正犯理论第21-24页
  3. 最终意思决定理论第24页
  4. 责任原则修正理论第24-25页
 (二) 刑法的目的与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第25-33页
  1. 惩罚犯罪不是刑法的目的第26-27页
  2. 刑法的直接目的——预防犯罪第27-29页
  3. 刑法的最终目的——保护人民第29页
  4. 刑法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5. 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是刑法目的的内在要求第30-33页
三、原因自由行为的具体认定第33-43页
 (一) 原因自由行为的类型第33-38页
  1. 故意及过失原因自由行为第33-36页
  2. 心神丧失型与心神耗弱型原因自由行为第36-38页
 (二) 原因自由行为故意犯的认定第38-41页
  1. 原因设定时说第39页
  2. 结果行为实行时说第39页
  3. 折中说第39-41页
 (三) 原因自由行为过失犯的认定第41-43页
四、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建议第43-52页
 (一) 国外相关立法例第43-46页
  1. 德国第43-45页
  2. 意大利第45页
  3. 瑞士第45-46页
 (二) 对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反思第46-52页
  1. 采总则模式第48-49页
  2. 采分则模式第49页
  3. 总分则相结合第49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品种及营养水平对猪肌纤维发育规律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DNA甲基化与肉牛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