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宋代茶法的制定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前人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茶法的制定与茶法奏议 | 第11-34页 |
第一节 茶法的一般形式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奏议之于茶法制定 | 第13-31页 |
一、太宗朝茶法之议 | 第13-15页 |
二、真宗朝交引法之议 | 第15-18页 |
三、仁宗朝见钱、贴射法之议 | 第18-23页 |
四、仁宗朝通商法之议 | 第23-25页 |
五、神宗、哲宗朝蜀茶之议 | 第25-28页 |
六、徽宗朝政和茶法之议 | 第28-30页 |
七、南宋茶法之议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奏议获允法律形式的认定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奏议到茶法制定的程序 | 第34-40页 |
第一节 茶法立法的程序——结合法律形式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奏议官员对茶法制定的影响差异分析 | 第35-40页 |
一、三司、户部等财政官员 | 第35-36页 |
二、台谏官员 | 第36-37页 |
三、宰执类官员 | 第37-39页 |
四、地方官员及其他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茶法制定程序的特征 | 第40-45页 |
第一节 制定目标:朝廷利求与民生之平衡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制定程序:广采奏请而轻率立法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制定效果:适时之利失于多变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注释 | 第46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