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3-3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3-16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1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·供试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5-16页 |
·玉米大斑病菌4HNR基因的克隆 | 第16-20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16页 |
·病菌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 | 第16-17页 |
·反转录体系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| 第17页 |
·病菌4HNR基因DNA和cDNA同源片段的获得 | 第17-18页 |
·DNA片段的纯化 | 第18页 |
·PCR产物与pMD18-T载体的连接 | 第18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·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| 第19页 |
·PCR验证阳性克隆 | 第19页 |
·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| 第19-20页 |
·质粒样本测序分析 | 第20页 |
·基因的拷贝数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探针制备 | 第20页 |
·酶切 | 第20页 |
·电转移 | 第20-21页 |
·Southern blotting | 第21页 |
·免疫检测 | 第21页 |
·基因侧翼序列的获得 | 第21-23页 |
·模板DNA的制备和引物的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Genome walking PCR扩增 | 第22页 |
·基因的拼结和启动子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4HNR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| 第23-27页 |
·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3页 |
·重组质粒的线性化 | 第23-24页 |
·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 | 第24页 |
·PEG介导法转化毕赤酵母 | 第24-25页 |
·筛选G418抗性菌株 | 第25页 |
·PCR法验证重组转化子 | 第25页 |
·重组基因在酵母中的小量诱导表达 | 第25-26页 |
·浓缩沉淀蛋白质 | 第26页 |
·SDS-PAGE | 第26-27页 |
·4HNR基因的同源重组 | 第27-30页 |
·4HNR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4HNR同源重组载体转化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 | 第28-29页 |
·转化子验证及分析 | 第29-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6页 |
·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| 第30页 |
·4HNR基因的获得 | 第30-33页 |
·玉米大斑病菌4HNR基因DNA和cDNA扩增 | 第30-31页 |
·PCR产物的纯化、克隆、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4HNR基因拷贝数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4HNR基因探针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Southem杂交试验 | 第33-34页 |
·Genomic walking | 第34-38页 |
·Genomic walking PCR扩增 | 第34-38页 |
·4HNR基因启动子区分析 | 第38页 |
·4HNR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| 第38-41页 |
·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·MD筛选转化子 | 第40页 |
·YPD-G4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| 第40页 |
·PCR鉴定重组转化子 | 第40-41页 |
·SDS-PAGE | 第41页 |
·4HNR的同源重组 | 第41-46页 |
·4HNR基因同源重组载体构建 | 第41-43页 |
·4HNR基因同源重组载体转化 | 第43-44页 |
·4HNR基因同源重组转化子筛选 | 第44页 |
·转化子性状观察 | 第44-46页 |
4 讨论 | 第46-49页 |
·Genome walking技术获得已知基因片段的侧翼序列 | 第46页 |
·4HNR的启动子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4HNR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 | 第47页 |
·4HNR突变体的研究 | 第47-49页 |
5 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详细摘要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