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2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·国外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2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 | 第22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主要自然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·通风方式 | 第22页 |
·通风动力 | 第22-23页 |
·通风网络 | 第23-24页 |
·通风设施 | 第24页 |
·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因素 | 第24-26页 |
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 | 第26-38页 |
·基于综合影响因素的风路可靠性 | 第26-30页 |
·风路可靠性模型 | 第26-28页 |
·风路风量分布 | 第28页 |
·可靠度函数 | 第28-29页 |
·风路可靠度计算 | 第29-30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风流稳定性 | 第30-31页 |
·基于网络流理论的矿井通风网络可靠性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Markov 过程的主扇风机可靠性 | 第32-35页 |
·通风构筑物的可靠性 | 第35-38页 |
·截断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的可靠性 | 第35-36页 |
·通过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的可靠性 | 第36-37页 |
·调节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的可靠度 | 第37-38页 |
4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 | 第38-73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8-43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3-52页 |
·AHP 的基本原理 | 第43页 |
·利用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5-46页 |
·指标权重的计算及检验 | 第46-47页 |
·指标权重的调整 | 第47-48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8-51页 |
·权重分配结果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判 | 第52-65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实质 | 第53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| 第53-54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| 第54-57页 |
·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 | 第57-60页 |
·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| 第60页 |
·隶属函数及隶属度 | 第60-61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等级确定 | 第61-62页 |
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 | 第62-65页 |
·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程序设计 | 第65-71页 |
·程序主窗体 | 第65-66页 |
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66-69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5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应用 | 第73-86页 |
·赵各庄矿矿井概况 | 第73-74页 |
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赵各庄矿通风系统可靠性 | 第74-79页 |
·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| 第74-78页 |
·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| 第78-79页 |
·赵各庄矿通风系统可靠性等级确定 | 第79页 |
·应用评价程序评价赵各庄矿通风系统可靠性 | 第79-83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79-83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 | 第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6页 |
结论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附录A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程序主要代码 | 第90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01-10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2-10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