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7-9页 |
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| 第7-8页 |
·进行公平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| 第8页 |
·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| 第8-9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2 毛泽东公平思想的渊源 | 第11-16页 |
·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| 第12-14页 |
·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继承 | 第14-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3 毛泽东公平思想的基本内容 | 第16-31页 |
·建设民主政治追求政治公平 | 第16-21页 |
·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| 第16-17页 |
·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权组织形式 | 第17-18页 |
·民主合作式的政党关系 | 第18-19页 |
·民族平等、团结的民族政策 | 第19-20页 |
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 | 第20-21页 |
·主张社会财富平等共享追求经济公平 | 第21-25页 |
·为实现"耕者有其田"进行土地革命 | 第21-22页 |
·生产资料公有制,实现经济起点上的公平 | 第22-23页 |
·调节分配,防止两极分化 | 第23-24页 |
·地区和产业均衡发展 | 第24页 |
·"实现农民共同富裕"的思想 | 第24-25页 |
·建设社会公平 | 第25-30页 |
·普及教育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| 第25-26页 |
·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| 第26-27页 |
·主张人格平等,反对特权和官僚作风 | 第27-28页 |
·统筹兼顾实现就业机会均等 | 第28-29页 |
·主张性别平等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毛泽东公平思想评析 | 第31-43页 |
·毛泽东公平思想的时代进步性 | 第31-34页 |
·毕生追求公平的崇高理想 | 第31-32页 |
·在中国第一次基本实现了公平 | 第32页 |
·提出公平的价值标准——人民利益 | 第32-33页 |
·反对腐败,维护公平正义 | 第33-34页 |
·以身作则地抵制特权思想 | 第34页 |
·毛泽东公平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| 第34-38页 |
·片面认识民主导致"大民主"政治 | 第35页 |
·追求绝对公平,忽视效率 | 第35-36页 |
·追求理想化的公平,陷入平均主义 | 第36-37页 |
·不够健全的公平保障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毛泽东公平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| 第38-41页 |
·进行社会主义公平建设的时间短,经验不足 | 第38-39页 |
·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判断 | 第40-41页 |
·长期革命战争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5 借鉴毛泽东公平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| 第43-52页 |
·追求公平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目标 | 第43-44页 |
·必须坚持人民利益的标准,为广大人民谋利益、求发展 | 第44-45页 |
·立足国情,大力发展生产力,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| 第45-46页 |
·协调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缩小差距,实现共同富裕 | 第47-48页 |
·促进教育公平 | 第48-50页 |
·促进就业 | 第50页 |
·建立健全维护公平的保障机制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