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毛干进行微卫星分型的初步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微卫星结构、特点及应用 | 第8-9页 |
·非创伤性取样 | 第9-12页 |
·粪便样品 | 第9-10页 |
·唾液样品 | 第10页 |
·尿液样品 | 第10-11页 |
·毛发样品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2页 |
·材料 | 第14-16页 |
·实验动物来源 | 第14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14-16页 |
·基凶组DNA的提取 | 第16-17页 |
·苯酚—氯仿法提取北极狐皮肤基凶组DNA | 第16页 |
·芩酚—氯仿法提取北极狐毛干基因组DNA | 第16-17页 |
·基因组DNA检测 | 第17页 |
·微卫星DNA的扩增 | 第17-19页 |
·微卫星位点的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18-19页 |
·PCR产物的检测 | 第19-20页 |
·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| 第19页 |
·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和电泳 | 第19页 |
·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银染检测 | 第19-20页 |
·等位基凶的识别 | 第2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参数 | 第20-21页 |
·统计检验 | 第21-22页 |
3 结果 | 第22-27页 |
·毛干基凶组DNA消化的特点 | 第22页 |
·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| 第22页 |
·PCR反应体系 | 第22页 |
·PCR反应程序 | 第22页 |
·皮肤和毛干基因组DNA图谱 | 第22-23页 |
·毛干微卫星扩增的聚丙烯酰胺图谱 | 第23页 |
·非特异性扩增产物 | 第23页 |
·扩增片段240bp时的扩增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24-27页 |
·阳性率和止确率 | 第24页 |
·等位基因频率 | 第24页 |
·基因型频率 | 第24-25页 |
·表观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 | 第25-26页 |
·匹配概率、个体识别能力 | 第26-27页 |
4 讨论 | 第27-32页 |
·毛干基因组提取的质量控制 | 第27页 |
·毛干基因组DNA提取条件 | 第27-28页 |
·毛干基因组提取方法的选择 | 第27页 |
·毛干消化的方式和程度 | 第27页 |
·降低黑色素对PCR抑制作用的对策 | 第27-28页 |
·PCR体系的优化 | 第28-29页 |
·毛干微卫星分型的可靠性 | 第29-30页 |
·位点对分型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毛干样品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应用的可行性及风险评估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30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